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荞麦栽培的产地环境、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与贮藏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山西省范围内荞麦的栽培生产。
Title:Cultiv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Buckwheat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4/T 1150-2024《荞麦栽培技术规程》是由山西省发布的关于荞麦种植的技术规范。该规程从品种选择、播种、田间管理到收获等各个环节都做了详细规定,为荞麦的高产优质栽培提供了科学依据。
首先在品种选择上,规程要求选用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品质优良的品种。比如晋荞麦系列品种,具有较强的耐寒、耐旱能力,在山西不同生态区域均能良好生长。同时要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土壤类型合理搭配主栽品种与搭配品种,确保种植结构合理。
在播种环节,规程指出最佳播期为8月上旬至中旬。播种量应控制在每公顷37.5公斤左右,行距保持在20-25厘米之间。播种深度以3-5厘米为宜,过深会影响出苗率。播种后要及时镇压保墒,提高种子发芽率。
田间管理方面,规程强调要加强水肥管理。荞麦生育期短,需肥量大,应施足基肥,增施磷钾肥。开花期如遇干旱应及时灌水,但不宜大水漫灌。同时要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重点预防白粉病、锈病以及蚜虫等危害。
收获时间也很关键,一般在全株2/3以上的籽粒变硬时即可收获。收获后要及时晾晒,使籽粒水分降至安全储藏水平。整个栽培过程中要注重机械化作业的应用,提高生产效率。
这些要点是规程的核心内容,对于指导山西地区荞麦标准化生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严格遵循规程要求,可以有效提升荞麦产量和品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