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平菇半熟料生产的术语和定义、场地选择与准备、培养料配方与配制、接种与发菌管理、出菇管理和采收、病虫害防治及生产档案管理。本文件适用于平菇半熟料栽培的生产过程。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emi-cooked Substrate Production of Oyster Mushroom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112/T 327—2024平菇半熟料生产技术规程》是河南省针对平菇半熟料栽培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菌种选择与处理
标准指出菌种应选用适合当地气候条件且高产优质的品种。要求菌种在低温条件下保存,确保活力强、无污染。使用前需对菌种进行外观检查,确认无杂菌感染后方可使用。
培养基配制
培养基配方为:棉籽壳78%、麸皮20%、石膏粉1%,含水量控制在60%-65%之间。此比例经过多次试验验证,能提供足够的营养支持平菇生长同时保持良好的通气性。配制时需注意原料质量,避免霉变物质混入。
发菌管理
发菌室温度维持在22℃-25℃范围内,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65%-70%。每天通风换气一次,每次持续半小时以保证氧气供应。当菌丝覆盖整个培养块表面后,进入转接阶段。
出菇管理
出菇棚内温度调节至10℃-18℃,夜间适当降低温度促进分化原基。保持棚内湿润环境,通过喷雾方式增加空气湿度至85%-90%,但要防止积水现象发生。光照强度控制在500-1000lux,有助于提高子实体品质。
病虫害防治
提倡采用物理方法如紫外线灯诱杀害虫,并定期清洁栽培场所减少病原滋生。化学药剂仅作为最后手段使用,并严格按照说明书剂量施用,避免残留超标影响食用安全。
以上内容基于DB4112/T 327—2024标准中关于平菇半熟料生产的核心技术要点进行了阐述,旨在指导从业者科学合理地开展生产活动,实现高效优质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