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桥梁运维信息模型的应用要求、数据管理、协同工作及交付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南京市范围内新建、改建、扩建和既有桥梁的运维信息模型建立与应用。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Application of Bridge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Information Model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P62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01/T 1218-2024桥梁运维信息模型应用技术规范》是南京市地方标准,旨在指导和规范桥梁运维过程中信息模型的应用。以下将对部分关键条款进行深入解读。
在“术语和定义”章节中,明确提出了“桥梁运维信息模型”的概念,即通过数字化手段整合桥梁设计、施工及运维阶段的信息资源,形成能够支持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数据集合。这一定义为后续具体技术要求提供了理论基础。
对于“数据交换与集成”,规范指出应遵循国际通用的数据交换格式如IFC,并强调了数据标准化的重要性。这意味着在不同系统之间传递数据时必须采用统一的标准,以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同时要求建立完善的元数据管理体系,以便于数据的追溯和查询。
有关“模型构建与维护”,规范特别强调了模型精度控制。根据桥梁类型及其功能定位,合理设定几何精度、属性精度等参数。此外还提到需要定期更新模型内容,确保其反映最新的实际情况。例如,在结构健康监测方面,应当及时录入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用于评估桥梁状态并预测潜在风险。
在“运维决策支持”部分,规范建议利用BIM技术结合GIS平台实现空间分析功能。比如可以通过三维可视化展示来辅助制定维修方案,或者基于历史数据分析趋势变化从而提前采取预防措施。另外还鼓励开发智能化算法模型,提高决策效率。
最后关于实施保障措施,则从组织架构、人员培训以及技术支持等多个角度给出了指导意见。例如建议成立专门项目小组负责协调各方工作;定期开展相关知识技能培训;确保有足够的软硬件设施作为支撑等。
这些内容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框架体系,有助于推动南京市乃至全国范围内桥梁运维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