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小拱棚西瓜有机肥替代化肥生产的技术要求,包括产地环境、品种选择、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范围内小拱棚西瓜采用有机肥替代化肥的生产过程。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Organic Fertilizer Substitution of Chemical Fertilizer in Small Arch Greenhouse Watermelon Prod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5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小拱棚西瓜是新疆地区特色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推动其绿色发展,DB 6505T 196—2024《小拱棚西瓜有机肥替代化肥生产技术规程》应运而生。该标准从土壤管理、肥料施用到田间管理等环节,提出了系统性要求,以下将重点解读关键条款。
首先,在土壤准备方面,标准明确指出种植前需对土壤进行深耕翻晒,并结合有机物料进行改良。例如,每亩地应施加腐熟的农家肥2000-3000公斤作为基础肥料,同时配合适量的生物菌剂,以改善土壤结构和微生物环境。这一步骤对于提高土壤肥力、增强西瓜抗病能力至关重要。
其次,在肥料施用上,强调了有机肥替代化肥的原则。标准建议采用堆沤发酵好的鸡粪、牛粪等作为主要有机肥源,禁止使用未经处理的工业废弃物或城市生活垃圾。具体施肥量上,幼苗期追肥以氮磷钾复合肥为主,但总量不得超过30公斤/亩;膨果期则侧重钾肥补充,可适当增加硫酸钾用量至50公斤/亩左右,以促进果实糖分积累。
再者,关于田间管理,标准特别提到温度调控的重要性。由于小拱棚具有保温保湿功能,棚内温度一般维持在20-30摄氏度之间较为适宜。若遇极端高温天气,应及时通风降温,避免灼伤瓜苗。此外,还规定了合理的灌溉频率与方式,提倡滴灌节水技术,确保水分均匀分布于根系区域,防止积水引发烂根现象。
最后,病虫害防治部分提倡采用物理方法与生物农药相结合的方式。比如利用黄板诱杀害虫成虫,悬挂防虫网阻隔外界害虫侵入,同时选用高效低毒的生物制剂如苏云金杆菌等进行喷洒作业。这些措施既有效控制了病虫害的发生,又保障了农产品质量安全。
总之,《小拱棚西瓜有机肥替代化肥生产技术规程》为实现绿色生态种植提供了科学指导,通过严格执行上述规范内容,可以显著提升小拱棚西瓜的产量与品质,同时也保护了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