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槐山羊三级繁育群的建设要求、繁育技术、管理措施及质量控制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河南省内槐山羊三级繁育群的建立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Three-level Breeding Groups of Huai Goat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 4116T 072—2024《槐山羊三级繁育群技术规范》是一项河南省的地方标准,旨在指导槐山羊的高效繁育。以下是对该标准中关键条款的深度解读:
一、种公羊的选择与管理
标准指出种公羊应具备优良的遗传品质,包括生长速度快、繁殖能力强等特性。具体要求如下:
- 公羊年龄需在1.5至3岁之间,确保其处于最佳生育阶段。
- 要求体格健壮,体型匀称,无明显疾病或生理缺陷。
- 对于种公羊的饲养环境也有严格规定,需提供充足的空间和营养均衡的日粮,以保证其健康状态。
二、母羊的选留与配种
对于母羊的选留,标准强调了以下几个方面:
- 母羊的初配年龄应在8到12月龄之间,体重达到成年母羊平均体重的70%以上。
- 在配种前要进行全面体检,确保母羊身体健康且无传染性疾病。
- 配种季节通常安排在秋季,此时气候适宜,有利于母羊受孕及胎儿发育。
三、繁育群的组建与管理
关于繁育群的组建,标准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 繁育群规模应根据实际养殖条件合理确定,一般建议每群不超过200只。
- 不同级别的繁育群要有明确的功能划分,如核心群负责保存纯正血统,扩繁群用于扩大群体数量。
- 定期开展群体改良工作,通过引入优秀种源来提升整个繁育群的整体素质。
四、疫病防控措施
为了保障槐山羊繁育工作的顺利进行,标准特别强调了疫病防控的重要性:
- 建立健全免疫接种制度,按照规定的程序对各类疫苗进行接种。
- 实施严格的卫生消毒措施,定期清洁圈舍并做好粪污处理。
- 加强日常巡查,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立即隔离诊治,并上报相关部门。
五、记录档案的建立与维护
最后,标准还要求建立健全完善的记录档案系统:
- 包括个体基本信息(如出生日期、性别、父母亲信息等)、生产性能数据(如产羔数、断奶重等)以及健康状况记录。
- 所有资料均需妥善保管,便于日后查阅和分析使用。
综上所述,《槐山羊三级繁育群技术规范》从多个维度为槐山羊的科学繁育提供了详尽指导,有助于提高养殖效益的同时也促进了地方特色畜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