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定远猪种质资源保护的技术要求,包括种质资源的调查与评估、保种方法、饲养管理、档案记录和遗传监测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定远猪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工作。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Conservation of Dingyuan Pig Genetic Resourc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7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定远猪是我国珍贵的地方猪种,其种质资源保护对维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DB3411/T 0044-2024《定远猪种质资源保护技术规程》为科学开展定远猪保护提供了技术依据。以下选取规程中的关键条款进行深入解读。
首先在种群管理部分,规程要求建立完善的系谱档案,明确记载每头猪的出生日期、父母信息及主要生产性能。这有助于追踪种群血缘关系,避免近亲繁殖导致遗传退化。同时规定核心保种群规模应不少于200头,基础保种群不少于500头,以确保基因库的丰富性。
在饲养管理方面,规程强调要采用全价配合饲料与青绿多汁饲料相结合的方式,保证营养均衡。特别指出日粮中粗蛋白质含量应达到14%-16%,并补充适量维生素和矿物质。此外还需定期监测猪群健康状况,及时隔离患病个体。
疫病防控是保护工作的重点之一。规程提出要实行封闭式饲养,严格控制外来人员和车辆进入。疫苗接种需按照免疫程序执行,同时做好日常消毒工作。对于常见疾病如伪狂犬病、猪瘟等要制定应急预案,一旦发生疫情立即启动处置措施。
繁殖管理方面,规程建议母猪初次配种年龄为8-10月龄,公猪使用年限不超过3年。每次配种后要做好记录,包括发情时间、配种日期等信息。繁殖母猪年产仔数控制在2窝左右,以保障后代质量。
遗传材料保存也是规程的重要内容。要求每年采集精液样本至少两次,并冷冻保存;同时定期提取血液样本用于DNA分析。还应建立电子档案系统,将所有遗传信息数字化存储以便长期管理。
通过以上解读可以看出,DB3411/T 0044-2024涵盖了定远猪保护的各个方面,从种群构建到日常管理再到遗传资源保存都有明确规范。这些措施将有效促进定远猪种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