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稻米油加工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工艺流程及技术要求、质量控制、安全与卫生要求、标识、包装、贮存和运输。本文件适用于以稻谷胚芽和米糠为原料进行稻米油加工的企业。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Rice Bran Oil Process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XK 027
国际标准分类号:67.20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6/T 2040-2024《稻米油加工技术规程》是江西省发布的关于稻米油加工的技术标准。以下选取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原料要求
标准规定稻米油加工所使用的原料应为优质稻谷,且需符合GB/T 17891中的一等品要求。这意味着稻谷的不完善粒不得超过5%,水分含量应在14.5%以下。这一要求确保了原料的质量,有利于提高稻米油的品质和稳定性。
二、预处理工艺
标准指出稻谷预处理过程包括清理、砻谷、碾米等步骤。其中清理环节要采用风选、筛选等多种方式去除杂质;砻谷时要控制适当的脱壳率,以减少碎米产生;碾米则需保持适度的精度,避免过度碾磨造成营养成分损失。这些措施有助于保护稻谷中的油脂资源。
三、浸出工艺
对于浸出工序,标准要求采用六号溶剂进行低温浸提,并严格控制溶剂残留量不超过100mg/kg。同时规定浸出粕中脂肪含量应大于或等于45%,以充分利用油脂资源。这不仅保证了稻米油的安全性,也提高了原料利用率。
四、精炼工艺
在精炼部分,标准强调脱胶过程中需加入适量的酸性物质促使磷脂沉淀;脱酸操作应采用连续真空蒸馏法,在温度80℃左右条件下进行;最后的脱色环节则要求使用活性白土作为吸附剂,并在100℃~120℃之间完成。这样的工艺流程可以有效去除杂质,提升稻米油的色泽与口感。
五、成品质量
成品稻米油的质量指标必须达到GB/T 22465规定的三级及以上等级。具体来说,酸价不得超过3.0mg/g,过氧化值不大于5.0mmol/kg,色泽(罗维朋比色)不超过Y35、R3.0。此外还要求碘值介于100~120g/100g之间,这表明稻米油具有良好的氧化稳定性和营养价值。
以上就是对DB36/T 2040-2024《稻米油加工技术规程》中几个关键条款的具体解析。通过遵循该标准,能够生产出高品质的稻米油产品,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也为消费者提供健康安全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