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堤坝道路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及维护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内堤坝道路的规划、建设、管理和维护。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Embankment Road Engineer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P 41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堤坝道路工程技术规范》(DB32/T 4853-2024)是江苏省地方性技术标准,于2024年实施。该规范对堤坝道路的设计、施工及验收等环节提出了明确要求,以下选取部分关键条文进行深度解析。
在设计阶段,第4.1.3条规定了堤坝道路宽度应根据通行需求确定,但最小宽度不得低于4米。这一规定旨在确保车辆能够顺利通行的同时,也为紧急救援留出足够的空间。第4.2.5条强调了路面结构层厚度的设计,其中基层厚度不应小于15厘米,面层厚度不应少于6厘米。此规定是为了保证路面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特别是在长期承受荷载的情况下。
施工过程中,第5.3.2条指出,在填筑路基时,每层填料的最大压实度需达到95%以上,并且每层的松铺厚度不得超过30厘米。这是为了防止因压实不足而导致的沉降问题,从而保障道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第5.4.7条要求沥青混凝土摊铺温度不低于135℃,碾压终了温度不低于90℃。这样的温控措施可以有效提升沥青混合料的粘结力和密实度,延长路面使用寿命。
关于质量检验,第6.1.4条明确规定,对于隐蔽工程,施工单位必须在自检合格后向监理单位申请专项检查。监理单位需组织相关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核查,并形成书面记录存档备查。此外,第6.2.3条提到,当检测结果出现异常时,应立即停止施工并对异常区域进行全面分析,直至找到原因并采取相应整改措施为止。这些条款有助于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避免因疏忽造成重大损失。
总之,《堤坝道路工程技术规范》是一部全面细致的技术文件,涵盖了从前期规划到后期维护全过程的各项技术指标。通过对上述重点条文的理解与执行,可以更好地指导堤坝道路建设工作,提高工程质量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