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油茶(Camellia oleifera)营造林的术语和定义、立地条件、苗木培育、造林技术、抚育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范围内油茶人工林的营造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Oil Tea Camellia Afforestation and Management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1268-2024《油茶营造林技术规程》是安徽省地方标准,于2024年正式实施。该标准对油茶的造林、抚育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提供了详细的技术指导,以下将重点解读其中的关键条款。
首先,在造林前的准备工作上,标准明确要求选择适宜的立地条件。油茶适合生长在海拔500米以下,土壤pH值为4.5至6.5之间的酸性或微酸性土壤中。同时,造林地应具备良好的排水系统,避免积水导致根系腐烂。对于坡度较大的区域,需采取水平阶整地方式,以保证水土保持和苗木成活率。
其次,在苗木选择与栽植环节,标准规定选用经过检疫合格的一年生或两年生容器苗。栽植时间宜选在春季解冻后至萌芽前进行,具体时间为每年3月至4月间。栽植密度根据地形地貌确定,一般采用株行距3米×4米的方式,每公顷种植约833株。栽植时要确保根系舒展且与土壤紧密结合,栽植深度以苗木原土印为准。
再者,关于后期的抚育管理措施,标准强调了施肥的重要性。幼林期(1-3年)每年追肥两次,分别在春季萌芽前后和秋季果实采收后施用有机肥与复合肥混合物,用量为每株0.5公斤至1公斤。进入盛果期后,施肥量可适当增加,并注意补充微量元素如硼、锌等。此外,还需定期修剪树冠,去除病弱枝条,促进通风透光,提高产量。
最后,针对常见的病虫害问题,标准提出了综合防控策略。例如,针对炭疽病可用波尔多液喷洒预防;针对蚜虫则可通过释放瓢虫天敌来控制种群数量。同时,还建议加强日常巡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受害植株,防止病害扩散蔓延。
总之,《油茶营造林技术规程》DB34/T 1268-2024从选址到管理提供了全面细致的操作指南,有助于提升油茶产业的整体效益和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