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水稻抗旱性生理指标数据采集的技术要求、方法和评价指标。本文件适用于水稻抗旱性研究、品种筛选及农业生产中的抗旱性评估。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Data Collection of Physiological Indicators of Drought Resistance in Ric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7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4941-2024《水稻抗旱性生理指标的数据采集技术规范》是一项安徽省地方标准,旨在为水稻抗旱性研究提供科学、规范的数据采集方法。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样品采集与处理
标准中规定了样品采集的时间和方式。要求在水稻的不同生长阶段进行取样,包括苗期、分蘖期、拔节期和成熟期。每个时期的样本应分别从试验田的随机点采集,确保数据的代表性。样品采集后需立即置于低温条件下保存,并尽快送往实验室进行分析,以减少外界环境对样本的影响。
生理指标测定
1. 叶片相对含水量:这是衡量植物水分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按照标准中的方法,先称量鲜重,然后将叶片置于饱和氯化钾溶液中达到平衡状态后再称干重,通过公式计算得出相对含水量。这一过程需要严格控制温度和湿度条件,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2. 渗透势:渗透势是反映植物细胞吸水能力的一个关键参数。采用冰点下降法来测定渗透势时,需要注意仪器校准及样品制备的质量,比如确保样品的新鲜度和均匀性。
3. 丙二醛含量:丙二醛作为膜脂过氧化产物,其含量可以间接反映细胞膜受损程度。实验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试剂配制比例操作,并且使用分光光度计准确读取吸光值。
4.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SOD活性是评价植物抗氧化防御系统强弱的重要标志。测定前必须彻底清洗所有玻璃器皿并消毒,同时注意反应体系内各成分浓度的一致性。
5. 脯氨酸含量:脯氨酸积累通常被认为是植物应对逆境胁迫的一种保护机制。在提取脯氨酸时,应该充分研磨组织样本,并且选用合适体积的提取液,避免因浓度过低而影响检测精度。
6. 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糖不仅是植物能量储存形式之一,还参与调节渗透压。对于这项指标的检测,除了常规的化学试剂外,还需借助高效液相色谱仪完成定量分析。
数据记录与管理
所有原始数据应当及时完整地记录下来,并妥善保存原始记录本。此外,为了便于后续研究工作的开展,建议建立数据库管理系统,统一存储各类实验信息,包括但不限于采样日期、地点、天气情况等附加因素。
以上就是关于DB34/T 4941-2024《水稻抗旱性生理指标的数据采集技术规范》部分重要内容的深入解析。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此标准,在实际工作中发挥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