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设施番茄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的技术要求,包括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范围内设施番茄种植过程中的病虫害绿色防控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Gree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Major Diseases and Pests of Greenhouse Tomato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4939—2024《设施番茄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措施有效控制设施番茄的病虫害问题,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保护。以下将选取部分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术语和定义
标准中明确了一些专业术语如“绿色防控”,指在设施番茄生产过程中采用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等非化学方法来预防和控制病虫害的技术体系。这一概念强调了对环境友好的原则,避免了传统依赖化学药剂的做法。
防控原则
1. 预防为主:通过改善栽培条件如合理轮作、选用抗病品种等方式提前做好预防工作。
2. 综合管理:结合物理、生物及化学等多种手段综合治理病虫害。
3. 持续改进: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优化防控策略。
病虫害识别与监测
标准要求定期检查植株生长状况,及时发现并记录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对于常见的灰霉病、晚疫病以及蚜虫等害虫,需建立相应的预警机制以便尽早采取措施。
绿色防控技术应用
# 生态调控
包括土壤消毒处理(如蒸汽消毒)、合理安排茬口布局以打破病原菌或害虫的生活周期。例如,在种植前深翻土地,并施加有机肥改善土壤结构。
# 生物防治
鼓励使用天敌昆虫(如瓢虫对付蚜虫)或者微生物制剂(如木霉菌对抗灰霉病)。这些生物制剂不仅能够有效地抑制病原微生物生长,而且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 物理防治
推荐使用黄板诱捕器捕捉飞虱类害虫;银灰色反光膜铺设于地面可以驱赶一些喜光性害虫;高温闷棚也是一种简单有效的物理手段,尤其适用于夏季休耕期。
# 化学防治
当其他方法不足以控制病情时才可考虑使用低毒高效的化学农药。但必须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并注意轮换用药以防产生抗药性。
安全间隔期管理
任何情况下都不得违反国家关于农药残留限量的规定。在最后一次喷洒药物后至收获之间应保持足够的安全间隔期,确保产品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记录与档案保存
所有有关病虫害发生、防治过程中的信息都应该详细记录下来并妥善保管至少两年以上,这有助于追溯问题来源并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依据。
通过遵循上述规定,不仅可以提高设施番茄的质量水平,还能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希望广大从业者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该标准,共同维护良好的农业生产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