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公园城市生态雕塑的营建原则、设计要求、材料选择、施工工艺及维护管理。本文件适用于成都市范围内公园城市生态雕塑的设计、施工和管理。
Title:Guideline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Sculptures in Park Cities
中国标准分类号:P 54
国际标准分类号:91.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公园城市生态雕塑营建指南》(DB5101T 193—2024)是四川省成都市为推动公园城市建设制定的一项技术标准。该标准从生态、美学和功能角度出发,规范了城市生态雕塑的设计、选材、施工及维护等环节。以下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设计原则
标准明确指出,生态雕塑应遵循“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设计阶段需充分考虑场地条件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性,确保雕塑能够融入整体景观体系。例如,在绿地中设置生态雕塑时,要保证其高度不超过周围植被高度的三分之二,并且不能遮挡视线通道。
二、材料选择
关于材料的选择,标准提出了环保性和耐久性的要求。推荐使用可再生资源或回收材料作为主要构成部分,同时强调材料本身不应含有对人体有害物质。对于金属材质,要求表面处理工艺必须达到防锈防腐效果;而对于石材,则需经过防水防滑处理以保障安全使用。
三、施工质量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标准对各个环节都做出了严格规定。比如基础工程必须按照设计图纸准确开挖基坑并浇筑混凝土;安装固定装置时需采取双螺栓连接方式增加稳定性;最后还要进行隐蔽工程验收确保所有设施完好无损方可投入使用。
四、后期维护管理
为了延长生态雕塑使用寿命,标准还特别强调了日常巡查保养的重要性。建议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修复;每年至少一次清洗表面污渍,并定期涂抹保护层防止老化开裂。此外,还鼓励引入智能化管理系统监测温度湿度变化情况以便提前预警潜在风险。
五、案例应用分析
标准列举了几种典型应用场景下的具体实施方法。如在学校周边可以布置寓教于乐性质的小型互动装置激发学生兴趣;在商业街区则倾向于采用抽象艺术风格吸引顾客驻足停留;而在历史文化保护区里更注重还原传统风貌展现地域特色。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深入剖析可以看出,《公园城市生态雕塑营建指南》不仅涵盖了理论知识也结合实际操作给出了指导性意见,有助于提升整个行业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