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人民防空警报设施的建设、维护和管理的技术要求、工作流程及质量控制措施。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内人民防空警报设施的规划、设计、施工、验收、日常维护及管理工作。
Title:Construction, Maintenance and 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for Civil Air Defense Alarm Facilities
中国标准分类号:P72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16T 75-2024 人民防空警报设施建设、维护、管理规范》是山东省地方标准,为确保人民防空警报设施的建设、维护和管理工作规范化提供了依据。以下将选取部分关键条款进行深度解读。
首先,在警报设施的选址方面,标准要求应充分考虑城市布局、人口密度及地理环境等因素。例如第5.1条指出,“警报设施的设置位置应避免在强电磁干扰区域”,这主要是为了防止信号传输过程中受到外界干扰,影响警报信息的准确传达。同时,该条还强调了要与城市发展规划相协调,确保警报设施不会妨碍城市的正常运行和发展。
其次,关于警报设备的技术性能,标准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根据第6.2条的规定,“警报设备的声压级应达到或超过规定的最低值”。这意味着设备必须具备足够的音量以覆盖目标区域,并且在各种环境下都能保持清晰可辨的声音输出。此外,第6.3条提到“设备的误报率不得超过特定数值”,这是为了保障系统的可靠性,减少不必要的恐慌和社会资源浪费。
再者,对于警报设施的日常维护管理,标准也给出了明确指导。第8.1条明确要求,“定期检查设备的工作状态并记录结果”,这对于及时发现潜在问题至关重要。而第8.2条则规定,“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测”,包括对电源系统、通信线路以及机械部件等进行全面评估,确保所有组件处于良好工作状态。
最后,标准还特别强调了安全措施的重要性。如第9.1条所言,“操作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后方可上岗”,这是因为正确使用和维护设备不仅关系到设备本身能否有效运作,更直接关乎公共安全。另外,第9.3条提出,“建立应急预案并在必要时启动演练”,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响应,最大限度地发挥警报设施的作用。
综上所述,《DB3716T 75-2024》通过一系列具体细致的规定,从选址规划到技术指标再到维护管理,全方位地规范了人民防空警报设施的相关工作,为构建高效可靠的预警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