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数据的分类与分级原则、方法及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浙江省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领域中数据管理、保护及应用的相关单位和部门。
Title:Classification and Grading Specification for Human Resources and Social Security Data
中国标准分类号:L80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309/T 106-2024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数据分类分级规范》是一项地方性技术规范,旨在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领域的数据管理工作提供标准化指导。以下将从几个关键部分对这项标准进行深入解读。
首先,在数据分类方面,标准明确指出数据应按照业务属性划分为基础信息、业务办理信息、统计分析信息等三大类。其中,基础信息主要包含个人基本信息如姓名、身份证号等;业务办理信息涉及各类社会保险的参保记录、待遇领取情况等;而统计分析信息则是基于上述两类信息生成的各种汇总数据。这种分类方式有助于清晰界定不同类别数据的用途和管理要求。
其次,关于数据分级,标准提出了四个等级:一般保护级、重要保护级、特别保护级以及核心保护级。每个级别的具体划分依据包括数据敏感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例如,一般保护级的数据泄露可能仅造成轻微影响,而核心保护级的数据一旦泄露则可能导致严重后果。通过这样的分级机制,可以更精准地制定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再者,标准还强调了数据生命周期各阶段的安全管理要点。在数据采集时需确保来源合法合规;存储过程中要采用加密等手段保障信息安全;传输环节则需要建立可靠的身份认证与访问控制体系;最后在数据销毁时也必须遵循严格的程序以防止残留信息被非法获取。
此外,标准还特别关注了跨部门间的数据共享问题,提出应当在满足业务需求的前提下最小化数据共享范围,并且要经过必要的审批流程才能实现数据交换。这不仅有利于保护隐私权益,也有助于维护整个系统的安全性。
总之,《DB3309/T 106-2024》通过对数据分类分级以及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等方面的规定,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领域提供了全面有效的数据管理指南。这对于提高工作效率、保障信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