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公共数据质量治理的实施指南,包括数据质量评估、改进措施、监控机制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浙江省内各级政府部门和相关机构开展公共数据质量治理工作。
Title:Public Data Quality Governance - Part 2: Implementation Guidelines
中国标准分类号:L80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301/T 0364.2—2024《公共数据质量治理 第2部分:实施指南》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公共数据质量管理的实施过程。以下选取其中的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1. 数据质量目标设定
标准中明确要求在数据质量管理过程中首先应确定清晰的目标。这些目标应当具体、可衡量、可实现、相关性强且有时间限制(SMART原则)。例如,对于人口统计信息,可以设定“确保户籍人口数据准确率达到95%以上”的目标。
2. 数据采集环节的质量控制
在数据采集阶段,标准强调了对数据来源的验证和标准化处理的重要性。例如,对于政府服务热线的数据收集,需检查来电号码的真实性,并采用统一格式录入系统,避免因格式不一致导致后续分析困难。
3. 数据清洗与整合
数据清洗是保证数据质量的关键步骤之一。标准指出,清洗工作应包括去除重复记录、填补缺失值以及纠正错误数据等操作。同时,建议使用自动化工具辅助完成这一过程,提高效率并减少人为失误。
4. 数据审核机制建立
建立多层次的数据审核体系有助于提升整体数据质量。标准提出,至少需要设立初审、复审两个层级,并鼓励引入第三方机构参与监督审查活动。此外,还特别提到定期开展内部审计,以持续改进数据管理流程。
5. 培训与文化建设
为了长期维持良好的数据质量状态,标准非常重视组织内部相关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及文化氛围营造。一方面要定期组织业务和技术培训课程;另一方面则需强化全体员工对高质量数据重要性的认识,形成人人关注数据质量的良好习惯。
6. 绩效评估与反馈调整
最后,在整个数据质量治理项目结束时,应对各项指标完成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并根据结果作出相应调整优化措施。这不仅能够及时发现问题所在,还能为未来类似项目的执行积累宝贵经验教训。
通过以上六个方面的深入探讨可以看出,《公共数据质量治理 第2部分:实施指南》为我们提供了一套系统化的方法论来指导实际工作中如何有效开展公共数据质量管理工作。希望上述内容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