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油菜品种农机农艺融合生产的术语和定义、环境要求、品种选择、播种技术、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机械化收获及产后处理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范围内油菜的农机农艺融合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Integrated Agricultural and 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Rapeseed Varieti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15T 72-2024《油菜品种农机农艺融合生产技术规程》是安徽省六安市针对当地油菜种植特点制定的技术规范。以下对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播种期确定
根据规程第4.1条,播种期应依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品种特性来确定。一般情况下,秋季播种应在9月中旬至10月上旬之间进行。这一规定旨在确保油菜在冬季来临前有足够的生长时间,以积累足够的营养物质,提高抗寒能力。
二、田间管理
第5.2条指出,在油菜生长期间需要定期检查田间情况,包括土壤湿度、杂草生长状况等。当发现土壤过于干燥时应及时灌溉,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度积水。对于杂草较多的情况,则需采取人工或机械除草措施,必要时可使用化学除草剂,但要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避免药害发生。
三、病虫害防治
规程第6.1条强调了病虫害综合防治的重要性。建议采用农业防治为主,物理防治为辅的方法。例如通过合理轮作倒茬减少病原菌积累;利用黄板诱杀蚜虫等害虫。同时也要注意观察田间病虫害发生动态,一旦发现病情迅速蔓延或者虫口密度达到防治指标时,立即选用高效低毒农药进行喷洒处理。
四、收获与贮藏
按照第7.1条规定,在油菜成熟后要及时组织人力机械联合收割,防止因延迟收获造成产量损失。收获后的籽粒应当尽快晾晒干燥至安全水分含量(通常为8%-10%),然后装袋入库保存。库房内温度控制在15℃左右,相对湿度不超过70%,并定期通风换气,防止霉变。
以上就是对DB3415T 72-2024中几个关键部分的具体阐述,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