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藏式传统陶器制作工艺的术语和定义、原材料要求、制作工艺流程、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本文件适用于藏式传统陶器的手工制作及其相关产品的生产与质量控制。
Title:Tibetan Traditional Pottery Making Process
中国标准分类号:Y80
国际标准分类号:97.1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4T 0415-2024《藏式传统陶器制作工艺》是西藏自治区发布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保护和传承藏式传统陶器制作技艺。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原材料选择与处理
标准指出,制作藏式传统陶器所用的原料应为当地天然黏土,要求无杂质且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在采集原料时需注意环境保护,避免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采集后的原料要经过筛选、淘洗、晾晒等预处理步骤,确保其纯净度和均匀性。
二、成型工艺
1. 手工拉坯:这是藏式传统陶器的主要成型方式之一。操作者需具备熟练的手工技能,能够根据设计图纸准确控制泥料厚度和平整度。
2. 模具成型:对于形状较为复杂的陶器,可以采用模具成型法。模具材料通常选用石膏或硅胶,模具制作完成后将泥料放入其中挤压成型。
3. 自由捏塑:适用于小型装饰性陶器,艺人可以根据个人创意自由发挥创作。
三、干燥与烧制
1. 干燥过程:成型后的陶坯需要放置在通风良好但避免阳光直射的地方进行自然干燥。干燥时间视气候条件而定,一般为7至15天不等。在此期间要定期检查陶坯状态,防止开裂变形。
2. 烧制温度:标准规定了不同类型的藏式传统陶器所需的最低烧制温度。例如,普通生活用陶器的烧制温度不低于800摄氏度;特殊用途的祭祀用陶器则需达到1000摄氏度以上。
四、装饰技法
藏式传统陶器以其独特的装饰风格著称。标准强调了多种装饰手法的应用,包括但不限于彩绘、雕刻、镶嵌等。每种技法都有其特定的操作流程和技术要求,艺人们需严格遵守以保证作品质量。
五、质量检验
成品陶器必须经过严格的质量检测才能投放市场。检测项目涵盖外观完整性、尺寸精度、表面光洁度等多个方面。此外还特别提到对于某些特定功能型陶器(如储水罐),还需测试其密封性和耐久性。
六、文化价值保护
本标准特别强调了藏式传统陶器的文化意义,并要求在整个生产过程中注重对传统文化元素的保留与创新结合。鼓励年轻一代学习这项古老技艺,同时也要不断探索新的表现形式和发展方向。
通过上述解读可以看出,《藏式传统陶器制作工艺》不仅涵盖了从原料到成品全流程的技术规范,更体现了对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高度重视。希望广大从业者能够认真学习并贯彻执行该标准,共同推动藏式传统陶器艺术走向更加辉煌灿烂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