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农民田间学校的建设要求、管理规范及运行机制。本文件适用于河南省内农民田间学校的规划、建设和管理。
Title: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Specifications for Farmers' Field School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05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114/T 250-2024《农民田间学校建设管理规范》是一项地方标准,旨在指导和规范农民田间学校的建设和管理工作。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建设原则
标准强调了农民田间学校建设应遵循的原则,包括实用性、可持续性和参与性。实用性要求学校设施能够满足农民的实际需求,如培训教室、实验田地等。可持续性则关注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环境友好型建设。参与性意味着农民在规划和实施过程中应积极参与,确保学校真正符合他们的需求。
设施与设备
标准对农民田间学校的基础设施提出了具体要求。例如,培训教室需配备基本的教学设备,如桌椅、投影仪和黑板。实验田地的大小和布局也需根据当地农业特点设计,以便进行作物种植和管理技术的实践教学。此外,还应设置必要的安全措施,确保学生和教师的安全。
管理制度
关于学校的管理制度,标准提出了一系列详细的管理规定。这包括建立完善的组织架构,明确管理人员职责;制定年度培训计划,合理安排课程内容;以及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确保资金使用的透明度和效率。同时,还应定期评估学校运营效果,及时调整管理策略以提高服务质量。
培训内容与方法
培训内容应当紧密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实际,涵盖最新的农业科学技术、病虫害防治、土壤改良等方面的知识。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鼓励学员提问和讨论,增强学习效果。此外,还可以通过实地考察、案例分析等方式丰富教学手段,使学员更直观地理解所学知识。
监督与评价
为了保证农民田间学校的长期健康发展,标准特别强调了监督与评价机制的重要性。县级以上农业主管部门负责对学校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同时,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等形式收集学员反馈意见,作为改进工作的依据。最终目的是实现学校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持续提升。
这些解读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DB4114/T 250-2024《农民田间学校建设管理规范》,为推动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