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贡秋豆5号大豆种植的产地环境、种子要求、整地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收获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内贡秋豆5号大豆的种植生产。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Soybean Cultivation - Gongqiudou No. 5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大豆种植技术规范 贡秋豆5号》(DB 5103T 48-2024)是一项专门针对贡秋豆5号这一大豆品种的种植技术规范。该标准从选地整地、种子处理、播种到田间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旨在为农业生产者提供科学合理的种植指导。
一、选地与整地
根据标准要求,种植贡秋豆5号的大豆地块应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排灌方便且肥力中等以上的壤土或砂壤土。在整地时需做到深耕细耙,耕深不低于25厘米,并施足基肥。这一步骤的重要性在于确保土壤具备良好的通气性和保水性,同时提供充足的养分支持作物生长。
二、种子处理
标准指出,在播种前应对种子进行精选和晒种处理。具体来说,要挑选籽粒饱满、无病虫害的优质种子,并将其摊晒2至3天以提高发芽率。此外还强调了药剂拌种的重要性,建议使用专用杀菌剂和根瘤菌剂对种子进行包衣处理,这样可以有效预防病害发生并促进根系发育。
三、播种
关于播种时间,标准建议春季气温稳定回升至10℃以上时即可开始播种。行距控制在40-50厘米之间,株距保持在15-20厘米左右。每亩播种量约为5-6公斤。播种深度一般为3-5厘米,覆土后要适当镇压以保证种子与土壤紧密接触。
四、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是整个种植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环。标准要求及时查苗补苗,确保全苗齐苗。当幼苗长出第一片真叶时就要开始间苗定苗工作,去除弱苗、病苗和多余苗子,保留健壮植株。另外还需注意水分管理,在干旱季节要及时灌溉,在雨季则要注意排水防涝。
五、病虫害防治
针对贡秋豆5号可能遭遇的主要病虫害问题,《大豆种植技术规范 贡秋豆5号》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例如对于大豆食心虫可用高效低毒杀虫剂喷雾防治;而对于霜霉病则可采用波尔多液等保护性杀菌剂进行预防。同时提倡物理机械方法如灯光诱杀成虫以及生物防治手段如释放天敌昆虫来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
六、收获
当大豆叶片大部分脱落、荚果变黄时即达到适宜收获期。此时应选择晴朗天气进行人工或机械化联合收割作业,并尽快脱粒晾晒干燥至含水量低于13%方可入库储存。
通过遵循上述各项技术要求,能够有效提升贡秋豆5号大豆的产量与品质,从而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