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消费品召回管理的工作原则、工作流程、信息收集与分析、缺陷判定、召回实施及效果评估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云南省内消费品生产者、销售者及相关方开展消费品召回管理工作。
Title:Work Procedures for Consumer Product Recall Management
中国标准分类号:C91
国际标准分类号:13.1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3/T 1286-2024《消费品召回管理工作规程》是云南省发布的关于消费品召回管理的地方标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云南省内生产、销售的消费品在发现存在缺陷时的召回管理工作。这明确了标准的适用对象和地域范围,确保召回工作的规范化和法制化。
二、术语和定义
标准对“消费品”、“缺陷”等关键术语进行了明确界定。“缺陷”是指由于设计、制造、警示标识等原因导致的不合理危险。这一定义为后续工作提供了判断依据。
三、召回流程
1. 信息收集与分析:企业应建立有效的信息收集系统,包括消费者投诉、市场监测等多渠道获取产品信息。一旦发现可能存在的缺陷,需立即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技术分析。
2. 确认与评估:通过进一步的技术验证确定是否构成缺陷,并评估其严重程度及影响范围。此阶段需要充分考虑产品的使用环境和潜在危害。
3. 制定召回计划:包括召回范围、方式、时间安排等内容。要求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以确保召回过程顺利进行。
4. 实施召回:按照批准的方案执行召回操作,并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进展情况。
5. 总结反馈:完成召回后,应对整个过程进行总结评价,提出改进建议。
四、监督管理
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负责监督指导召回工作的开展情况。对于拒不履行召回义务的企业,将依法予以处罚。同时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监督举报机制。
五、附则
规定了标准实施日期及相关解释权归属等问题。强调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更改或简化召回程序。
以上内容涵盖了标准的主要框架和核心要求,旨在提高云南地区消费品质量安全水平,保障消费者权益。企业应当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落实各项措施,共同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