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云南省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电子凭证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生成与管理、使用与验证、数据安全与保护以及追溯系统的建设和运营要求。本文件适用于云南省范围内从事食品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等环节的企业及相关机构进行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电子凭证的管理与应用。
Title: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for Food Safety Information Traceability Electronic Vouchers
中国标准分类号:XK 05
国际标准分类号:67.2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3T 1288-2024 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电子凭证管理规范》是云南省发布的食品安全领域的重要地方标准。该标准对食品生产经营者在使用电子凭证开展食品安全追溯工作时提供了统一的技术要求和管理规范。以下将选取部分关键条款进行深度解读。
术语和定义
标准中明确了“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电子凭证”的概念,即通过电子信息载体记录的与食品质量安全相关信息的数据文件或数据包。这一定义为后续条款的实施奠定了基础,确保了所有参与方对“电子凭证”概念的理解一致。
电子凭证的生成
根据标准第5.1条,电子凭证应当包含食品基本信息、生产过程信息、检验检测信息等内容。其中,食品基本信息至少应包括食品名称、规格型号、生产日期等;生产过程信息则需涵盖原料来源、加工工艺等细节。这一规定旨在保证电子凭证能够全面反映食品从源头到市场的全过程信息,有助于实现全程可追溯。
数据采集与传输
标准第6.2条规定,数据采集应采用自动识别技术如条码、二维码等方式,并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同时,数据传输过程中必须采取加密措施以防止数据泄露。此条款强调了技术手段的重要性,要求企业在实际操作中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来保障数据的安全可靠。
保存期限
按照第7.1条的要求,电子凭证及相关记录的保存时间不得少于产品保质期满后六个月。对于有特殊储存条件要求的产品,保存期限还应延长至产品失效后一年。这不仅符合国家关于食品召回制度的规定,也为日后可能发生的质量纠纷提供了有力证据支持。
监督检查
最后,在第9章中提到,各级市场监管部门有权对企业执行本标准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如果发现不符合规定的行为,可以责令改正直至给予行政处罚。这一点体现了政府监管部门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视程度,同时也提醒各相关单位务必严格遵守相关规定。
综上所述,《DB53T 1288-2024》作为云南省食品安全领域的专项标准,在促进食品安全管理水平提升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企业和从业者应当认真学习并贯彻执行这些规范性要求,共同维护消费者健康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