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查标准
  • 下载
  • 专题
  • 标签
  • 首页
  • 标准
  • 农业
  • DB15T 3682—2024 规模化奶山羊场梭菌病防治技术规范

    DB15T 3682—2024 规模化奶山羊场梭菌病防治技术规范
    奶山羊梭菌病防治技术规模化养殖场动物健康
    20 浏览2025-06-03 更新pdf0.66MB 未评分
    加入收藏
    立即下载
  • 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规模化奶山羊场梭菌病的防治技术要求,包括预防措施、诊断方法、治疗方案及管理规范。本文件适用于陕西省内规模化奶山羊场梭菌病的防控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Clostridial Diseases in Large-scale Dairy Goat Farm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30

  • 封面预览

    DB15T 3682—2024 规模化奶山羊场梭菌病防治技术规范
  • 拓展解读

    DB15/T 3682—2024《规模化奶山羊场梭菌病防治技术规范》为内蒙古自治区发布的区域性标准,旨在指导奶山羊养殖场科学防控梭菌病。以下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预防措施

    1. 养殖场应建立完善的卫生防疫制度,定期对圈舍及周边环境进行清洁消毒。消毒剂可选用含氯消毒剂或过氧乙酸等高效低毒产品。消毒频率至少每周一次,并在发病时增加频次。

    2. 新引进的奶山羊需隔离观察21天,确认健康后方可混群饲养。这主要是为了防止携带病原的新羊进入群体后引发疫情扩散。

    3. 饲料和饮水要保持清洁,避免发霉变质。饲料储存间应干燥通风,防止湿热环境下滋生霉菌产生毒素。

    二、诊断要点

    1. 病羊常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减退、腹泻或便秘交替出现等症状。当发现类似症状时,应立即隔离疑似病例并采样送检。

    2. 实验室检测方法包括涂片镜检、培养分离鉴定以及PCR技术等。其中涂片镜检简便快捷,但准确性相对较低;培养分离鉴定耗时较长但仍是最可靠的方法之一;PCR技术灵敏度高特异性好,适用于快速筛查。

    三、治疗方案

    1. 发病初期可用青霉素G钾盐按每公斤体重2万单位肌肉注射,每天两次,连续使用5-7天。青霉素类抗生素能够有效抑制梭菌繁殖,是临床常用的首选药物。

    2. 对重症患者可联合应用甲硝唑口服液,剂量为每次10mg/kg体重,每日三次,连服3天。甲硝唑具有抗厌氧菌作用,能增强疗效。

    3. 同时配合补液疗法纠正脱水状态,使用复方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四、免疫接种

    1. 使用灭活疫苗进行预防接种,首次免疫应在羔羊出生后45日龄左右进行,间隔21天加强免疫一次。成年羊每年春秋两季各接种一次。

    2. 接种部位选择颈侧皮下注射,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确保疫苗效价稳定。接种后密切观察反应情况,一旦出现过敏反应立即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以上内容涵盖了该标准中的关键环节,希望各奶山羊养殖场能够严格按照要求执行,切实做好梭菌病的综合防控工作,保障养殖业健康发展。

  • 下载说明

    预览图若存在模糊、缺失、乱码、空白等现象,仅为图片呈现问题,不影响文档的下载及阅读体验。

    当文档总页数显著少于常规篇幅时,建议审慎下载。

    资源简介仅为单方陈述,其信息维度可能存在局限,供参考时需结合实际情况综合研判。

    如遇下载中断、文件损坏或链接失效,可提交错误报告,客服将予以及时处理。

  • 相关资源
    下一篇 DB15T 3681—2024 规模化奶山羊场球虫病防治技术规范
    无相关信息
资源简介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下载说明
相关资源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2024-2025 WenDangJia.com 浙ICP备20241376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