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农牧交错区肉羊低镁血症的病因、诊断方法、预防措施及治疗方案。本文件适用于农牧交错区肉羊低镁血症的防控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Hypomagnesemia in Sheep in Agro-pastoral Transition Zone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T 3679—2024《农牧交错区肉羊低镁血症防治技术规范》是内蒙古自治区发布的关于肉羊低镁血症预防和治疗的技术标准。以下将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术语和定义部分,明确了低镁血症的概念,即由于饲料中镁含量不足或吸收障碍导致血液中镁离子浓度低于正常水平的疾病。这一定义为后续的技术操作提供了明确的判断依据。
其次,在饲料管理方面,标准指出要合理搭配饲料,确保日粮中的镁含量达到推荐标准。例如,粗饲料如干草应占日粮的40%-60%,精料补充料则需根据肉羊体重调整比例。同时,强调了在青贮饲料制作过程中添加适量氧化镁以提高镁含量的重要性。
再者,关于饲养环境的要求,标准建议保持圈舍清洁干燥,避免潮湿引发的应激反应,从而减少低镁血症的发生几率。此外,还特别提到冬季应适当增加光照时间,促进维生素D合成,有助于钙镁代谢平衡。
在疾病防控措施上,当发现肉羊出现典型症状时,应及时隔离病羊并采取补镁治疗。可采用口服硫酸镁溶液或者肌肉注射氯化镁制剂的方式进行补救,并配合使用抗生素防止继发感染。同时,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必要时调整用药方案直至康复。
最后,在日常监测环节,要求定期检测成年母羊及羔羊群体的血清镁浓度,建立健康档案。一旦检测值低于临界点,就要立即查找原因并实施干预措施,比如改善饲料配方、加强营养管理等。
综上所述,《农牧交错区肉羊低镁血症防治技术规范》从多个维度给出了科学合理的指导建议,对于保障农牧交错地区肉羊养殖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