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乡镇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制图的基本要求、图件内容、表达方式、精度要求及成果提交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山西省乡镇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制图工作,其他相关制图可参照执行。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Mapping of Township-level Territorial Spatial Master Plann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P57
国际标准分类号:07.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乡镇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制图规程》(DB14/T 3119—2024)是山西省发布的关于乡镇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重要技术规范。该规程为乡镇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编制提供了统一的技术标准,对于保障国土空间规划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实用性具有重要意义。以下将选取规程中的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规划范围与期限
规程明确指出,乡镇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应以乡镇行政辖区为基本单位进行编制,并且需要覆盖整个乡镇区域。在规划期限上,近期规划应以5年为周期,远期规划则应展望至15年。这一规定确保了规划的时间跨度能够满足短期实施和长期发展的需求,同时也便于与国家和省级国土空间规划相衔接。
数据基础与资料收集
规程强调了数据基础的重要性,要求收集最新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成果、地质灾害评估报告等相关资料。此外,还应当充分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构建完整的数据库体系。通过这些措施,可以保证规划过程中使用的信息准确可靠,提高规划质量。
主要内容
规程明确了乡镇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人口发展趋势预测、产业发展布局、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等。其中特别提到,在制定产业发展布局时,应充分考虑当地资源禀赋条件,合理安排农业用地、建设用地及生态用地的比例关系,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图件编制
关于图件编制部分,规程提出了具体要求,如比例尺的选择需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一般情况下建议采用1:10000或更大比例尺;地图要素应包括行政区划界线、主要道路网络、河流湖泊等地物特征;色彩搭配要简洁明快,易于识别理解。这些细节方面的指导有助于提升最终成果的表现力和实用性。
实施监督
最后,规程还对规划实施后的监督管理作出了相关规定。要求建立定期检查制度,及时发现并纠正违反规划的行为;鼓励公众参与规划过程,增强社会各界对规划工作的认同感和支持度;同时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确保各项政策措施得到有效落实。
综上所述,《乡镇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制图规程》(DB14/T 3119—2024)从多个维度为乡镇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提供了全面而细致的技术指引。它不仅体现了当前我国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和城乡协调发展高度重视的态度,也为地方各级政府开展相关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