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放心消费创建的基本原则、创建要求、评价方法及持续改进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山西省内各类街区开展放心消费创建活动,为消费者提供良好的消费环境和服务质量。
Title:Guide for Creating Trustworthy Consumption in Streets - DB14T 3131—2024
中国标准分类号:A60
国际标准分类号:03.1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4/T 3131—2024《放心消费创建指南 街区》是山西省地方标准,为街区开展放心消费创建工作提供了规范指导。以下从标准的重要条文出发进行解读。
标准明确要求街区应建立完善的放心消费创建组织体系。这包括成立由街道办事处牵头,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商户代表等多方参与的创建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创建规划、协调各方资源以及监督实施效果。例如第三条指出“街区应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这意味着每个街区都需配备专职人员负责日常管理工作,确保创建工作有专人抓、专人管。
在诚信经营方面,标准提出要建立健全商户信用档案制度。第四条规定“商户应提供真实有效的经营资质证明”,这要求所有入驻街区的商家必须持有合法的营业执照及相关行业许可,并将这些信息录入信用档案。同时第五条强调“定期开展诚信经营培训”,通过培训提高商户对诚信经营重要性的认识,营造诚实守信的商业氛围。
关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标准特别重视投诉处理机制建设。第七条要求“设立统一的消费维权服务站”,该站点应具备受理投诉、调解纠纷等功能。第八条进一步规定“投诉处理时限不得超过7个工作日”,并且处理结果要向消费者反馈。此外还鼓励街区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定期对商户的服务质量进行测评,并将测评结果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
为了提升街区整体形象,标准提倡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第十一条提到“推广使用可循环利用的包装材料”,倡导商家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第十二条则要求“合理规划停车场地”,改善交通环境,方便消费者出行。这些措施不仅有助于保护环境,也能增强消费者的购物体验。
总之,DB14/T 3131—2024标准从组织架构、诚信经营、权益保护到绿色发展等多个维度为街区放心消费创建工作提供了全面指引,旨在打造安全、放心、舒适的消费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