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耕地资源质量分类数据库建设的原则、内容、流程和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山西省范围内耕地资源质量分类数据库的建设和管理。
Title:Code for Construction of Cultivated Land Resources Quality Classification Database
中国标准分类号:B20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4/T 3108—2024《耕地资源质量分类数据库建设规程》是山西省发布的关于耕地资源质量管理的重要地方标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深度解读。
首先,标准明确指出数据库建设应遵循“统一规划、分级管理、资源共享”的原则。这意味着在建设过程中,需要从省级层面进行统筹安排,确保不同层级之间的数据能够有效衔接和共享,避免重复建设和信息孤岛现象的发生。
其次,在数据采集方面,标准强调要采用最新的遥感影像资料作为基础数据源,并结合实地调查核实的方法来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同时要求对土壤类型、肥力状况等关键指标进行全面监测记录,为后续分析提供可靠依据。
再者,关于数据库结构设计部分,规定了包括基本信息表、属性特征表以及空间分布图在内的多维度数据框架体系。其中特别提到要建立完善的元数据管理系统,以便于日后维护更新及查询使用。
此外,在信息安全保障措施上,标准提出了加密存储、访问控制等一系列技术手段来保护敏感信息不被非法获取或篡改。还建议定期开展安全审计工作,及时发现并消除潜在风险点。
最后,对于成果应用环节,则鼓励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农业生产决策支持系统当中,通过科学合理的资源配置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同时也要注重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交流,不断优化完善整个体系架构。
综上所述,《耕地资源质量分类数据库建设规程》不仅为山西省内各相关单位提供了规范化操作指南,也为全国范围内类似项目的实施积累了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