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玉米-大豆轮作模式下秸秆全量还田耕作的技术要求、作业流程及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吉林省玉米与大豆轮作种植中秸秆全量还田的耕作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traw Full Return Tillage under Corn-Soybean Rotation Mod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204T 14-2024 玉米-大豆轮作模式下秸秆全量还田耕作技术规程》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旨在规范玉米-大豆轮作模式下的秸秆全量还田耕作技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以下选取了一些关键条款并进行详细解读:
一、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吉林省东部地区采用玉米-大豆轮作模式的农田,在实施秸秆全量还田耕作过程中提供技术指导。
解读:明确了该标准的地域和作物种植方式限制,强调了其在特定区域内的适用性,有助于因地制宜地推广科学的秸秆处理方法。
二、术语和定义
1. 秸秆全量还田:指将收获后的玉米或大豆秸秆全部留在地表或者翻埋入土作为肥料的一种耕作方式。
2. 轮作:在同一块土地上按一定顺序轮换种植不同种类作物的耕作制度。
解读:对核心概念进行了明确界定,便于理解和执行标准内容,避免因术语理解偏差导致的操作失误。
三、秸秆处理
1. 收获后应及时清理田间残余物,确保秸秆均匀分布在田块内。
2. 对于长秸秆应先进行粉碎处理,长度控制在5-10厘米之间,以便于后续操作。
解读:强调了及时清理的重要性以及合理处理长秸秆的方法,这一步骤直接影响到后续耕作的质量与效果。
四、耕作要求
1. 春季播种前需完成深松整地作业,深度达到25-30厘米。
2. 夏季大豆种植时可适当减少深耕次数,保持土壤适度湿润状态。
解读:根据不同季节作物的特点提出了具体的耕作深度要求,并且注意到了水分管理的重要性,这对于保证作物正常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五、施肥建议
1. 在施用有机肥的同时适量添加氮磷钾复合肥料。
2. 根据土壤检测结果调整具体用量,避免过量施肥造成环境污染。
解读:提倡平衡施肥理念,既考虑到养分供给又兼顾环境保护,符合现代绿色农业发展方向。
六、病虫害防治
1. 加强田间巡查力度,发现病虫害迹象立即采取措施。
2. 推广使用生物农药替代传统化学药剂,降低残留风险。
解读:注重预防为主的原则,同时倡导环保型防控手段的应用,体现了健康生态农业的思想。
七、档案记录
建立完整的档案资料,包括但不限于作业日期、天气状况、操作人员等信息。
解读:良好的文档管理工作有助于追溯问题根源及评估成效,为今后改进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总之,《DB2204T 14-2024》从多个角度规范了玉米-大豆轮作体系下秸秆全量还田耕作的技术流程,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还促进了资源循环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