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基坑工程的设计、施工、监测及验收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湖北省行政区域内建筑工程中基坑工程的设计、施工、监测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Code for Excavation Engineer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91.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2/T 159-2024基坑工程技术规程》是湖北省针对基坑工程设计、施工及监测制定的地方性技术规范。以下对规程中一些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基坑支护结构选型方面,规程明确指出应根据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以及周边环境要求选择合适的支护形式。对于软土地区,建议优先采用排桩或地下连续墙等刚性支护结构;而在硬质岩层区域,则可考虑使用锚杆支护。同时强调了支护结构的安全等级划分,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并对应不同的设计安全系数。
其次关于基坑降水措施,规程提出了详细的降水方案编制要求。当基坑开挖深度超过6米时,必须采取降水措施以保证施工安全。降水井布置需满足均匀性和覆盖整个基坑范围的原则,且井间距一般控制在15至30米之间。此外还规定了降水期间地下水位的控制标准,要求将基坑底面以下至少0.5米范围内的地下水位降至设计标高以下。
再者在基坑开挖与支护施工过程中,规程特别强调了分层开挖原则。每层开挖厚度不得超过3米,并且每完成一层土方开挖后应及时施作相应的支护结构。对于支撑体系的安装也作出了明确规定,包括支撑梁的位置、间距以及连接方式等。同时要求在施工期间密切监控基坑变形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必须立即停止作业并采取补救措施。
最后关于基坑监测内容,规程涵盖了六个主要方面:周围建筑物沉降观测、地下管线位移测量、支护结构应力变化检测、地下水位动态跟踪、地表裂缝宽度记录以及气象因素影响评估。监测频率则依据不同阶段的风险等级来确定,通常情况下每周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查。
以上是对DB42/T 159-2024基坑工程技术规程中部分关键条款的深入解析,旨在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实际操作中的指导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