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糖尿病患者眼健康管理相关的基本数据集,包括数据项名称、定义、数据类型和表示格式等。本文件适用于医疗机构及相关健康管理机构在开展糖尿病患者眼健康管理过程中数据的采集、交换与共享。
Title:Basic Data Set for Eye Health Management of Residents - Part 2: Eye Health Management for Diabetic Patients
中国标准分类号:C07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TSMA 0066-2025 居民眼健康管理基本数据集 第2部分:糖尿病患者眼健康管理》中,相较于旧版标准(如2018年或更早版本),新标准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查频次”这一条文上进行了明确和细化,这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重要变化之一。本文将围绕这一条文的差异与应用方法进行详细解读,以帮助医疗机构和从业人员更好地理解和执行新版标准。
旧版标准中对糖尿病患者眼健康筛查频次的规定较为笼统,仅提到“建议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眼底检查”,但未具体区分不同病程阶段、血糖控制情况及是否有并发症等因素。这种模糊性可能导致基层医疗机构在实际操作中缺乏统一标准,造成筛查不及时或过度筛查的问题。
而新版标准(TSMA 0066-2025)对此进行了明确调整,规定如下:
- 对于确诊为糖尿病且病程小于5年的患者,建议每2年进行一次眼底检查;
- 对于病程在5年以上或已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迹象的患者,建议每年进行一次眼底检查;
- 若患者已出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则应根据病情严重程度,由眼科医生决定检查频率,通常为每3至6个月一次。
这一变化体现了精准医疗的理念,强调了个体化筛查的重要性。其背后的原因在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展具有渐进性,早期症状不明显,若筛查不及时,容易错过最佳干预时机。而不同病程阶段的患者,其患病风险存在显著差异,因此需要差异化管理。
在实际应用中,医疗机构需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建立完善的患者档案系统,记录患者的糖尿病诊断时间、血糖控制情况、是否合并其他并发症等信息,以便准确判断筛查周期;
第二,加强基层医务人员培训,确保他们能够理解并正确执行新版标准,避免因误解导致筛查不到位或资源浪费;
第三,推动多学科协作,尤其是内分泌科与眼科之间的信息共享,实现对糖尿病患者眼健康的全程管理。
此外,新版标准还鼓励使用数字化工具,如电子健康档案系统,自动提醒患者定期进行眼底检查,提高依从性和管理效率。
综上所述,TSMA 0066-2025在糖尿病患者眼健康管理方面,通过对筛查频次的精细化规定,提升了数据采集的科学性与临床指导价值。医疗机构和从业人员应高度重视这一变化,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筛查计划,真正实现对糖尿病患者眼健康的有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