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微粒化岩沥青改性沥青路面施工的技术要求、施工工艺、质量控制及验收标准。本文件适用于采用微粒化岩沥青改性沥青材料进行路面施工的公路工程项目。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onstruction of Microcrystalline Rock Asphalt Modified Asphalt Pavement
中国标准分类号:U416.217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微粒化岩沥青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DB42/T 2272-2024是湖北省地方标准,该标准规定了微粒化岩沥青改性沥青路面施工的术语和定义、材料要求、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质量检验与验收等内容。以下是对该标准中几个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术语和定义
标准中明确了“微粒化岩沥青”的定义为通过特定工艺处理后的天然岩沥青产品,其颗粒直径小于1毫米。这一定义强调了微粒化岩沥青的独特性质,即在传统岩沥青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以提高其在沥青混合料中的分散性和相容性。
二、材料要求
在材料选择上,标准特别指出微粒化岩沥青应满足一定的物理化学性能指标,如软化点、针入度等。同时,原材料沥青需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的规定。对于矿料的选择,则要求根据道路等级和交通量确定,并确保矿料清洁无杂质。
三、配合比设计
配合比设计是保证路面质量和性能的关键环节。标准要求设计时应综合考虑工程所在地气候条件、交通状况等因素,合理确定微粒化岩沥青掺量。一般情况下,微粒化岩沥青掺量建议控制在3%-5%之间,但具体用量需通过试验验证确定。此外,还需注意混合料的级配组成要符合相关规范的要求。
四、施工工艺
施工工艺部分详细描述了拌合、摊铺、碾压等工序的操作要点。例如,在拌合过程中,微粒化岩沥青应在热态下加入,且搅拌时间不得少于15秒,以确保均匀分布;摊铺时应采用自动找平装置,保持连续稳定作业;碾压则需遵循先轻后重的原则,确保压实度达到设计要求。
五、质量检验与验收
质量检验主要包括原材料检测、混合料性能测试以及现场施工质量检查三个方面。标准明确指出,所有进场材料均需经过严格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混合料出厂前必须检测其温度、级配、马歇尔稳定度等关键指标。施工现场则需要定期抽检摊铺厚度、平整度及压实度等项目,确保最终工程质量达标。
总之,《微粒化岩沥青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DB42/T 2272-2024为微粒化岩沥青改性沥青路面的设计与施工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有助于提升道路使用寿命和行车安全性。在实际应用中,各方应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加强过程控制,确保工程顺利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