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寒地生态猪饲养管理的技术要求,包括场地选择、饲料与营养、饲养管理措施、卫生防疫及废弃物处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寒地地区生态猪的饲养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Breeding Management of Cold-region Ecological Pig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327T 099-2024《寒地生态猪饲养管理技术规程》是黑龙江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寒地环境下生态猪的饲养管理工作。以下选取了部分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1. 环境要求:标准中规定猪舍应建在地势高燥、背风向阳的地方,确保良好的通风和采光条件。猪舍内部温度应保持在15℃至25℃之间,湿度控制在60%-70%范围内。这一要求是为了保证猪只在适宜的环境中生长,避免因极端气候条件导致的健康问题。
2. 饲料配制:标准强调饲料应当以玉米、豆粕为主原料,并添加适量的维生素、矿物质等添加剂。同时,建议使用发酵饲料,以提高饲料利用率并减少环境污染。这不仅有助于提升猪肉品质,还能降低养殖成本。
3. 疫病防控:要求定期对猪群进行免疫接种,建立完善的防疫档案。一旦发现疫情,需立即隔离病猪,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疾病传播。此外,还应加强日常卫生管理,定期消毒圈舍及用具,确保环境卫生。
4. 饲养密度与活动空间:规定每头成年猪所需的生活面积不得少于1.5平方米,妊娠母猪则需提供更大的活动空间。这样可以避免因过度拥挤而引发的行为异常或健康问题。
5. 废弃物处理:提倡采用生物发酵床技术处理粪污,实现资源化利用。具体做法是将锯末、稻壳等垫料与猪粪混合堆沤,经过一段时间后转化为有机肥料用于农业生产。这种方法既解决了污染问题,又创造了经济效益。
以上内容体现了该标准对于促进寒地地区生态养猪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性,希望广大养殖户能够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共同推动我国畜牧业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