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棉田多元种植模式中棉饲两熟的种植技术要求,包括种植规划、品种选择、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收获等环节的技术措施。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范围内棉田进行棉饲两熟种植模式的生产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Diversified Planting in Cotton Fields - Part 3: Two Crops of Cotton and Fodder
中国标准分类号:B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T 4771.3—2024《棉田多元种植模式技术规程 第3部分:棉饲两熟》是一项山东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棉饲两熟种植模式的技术要求。以下将选取该标准中的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一、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内采用棉饲两熟种植模式的棉田管理。这意味着标准主要针对山东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特点制定,确保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符合当地实际情况。
二、术语和定义
- 棉饲两熟:指在同一块棉田中,一年内先种植棉花后种植饲料作物(如玉米、大豆等)的种植方式。
- 多元种植:指在同一块土地上同时或轮作种植多种作物的农业模式。
三、播种前准备
1. 土地整理:要求地块平整,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具体操作包括深耕细耙,清除杂草及残茬。
2. 肥料施用:建议基肥以有机肥为主,配合适量化肥,确保养分均衡供应。施肥量应根据土壤肥力状况调整。
四、棉花种植
- 品种选择:选用适合当地气候条件且抗病性强的优质棉种。
- 播种时间:一般在春季气温稳定回升至15℃以上时开始播种。
- 密度控制:合理确定株行距,保持适当的种植密度,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五、饲料作物种植
- 轮作制度:在棉花收获后及时翻耕整地,适时播种下一季的饲料作物。
- 品种选择:饲料作物的选择需考虑生长周期与棉花茬口衔接,保证全年生产的连续性。
- 田间管理:包括灌溉、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具体措施,强调科学管理和精细化操作。
六、病虫害综合防治
提倡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减少农药使用量,保护生态环境。同时,建立健全监测预警体系,做到早发现、早处理。
七、收获与储藏
- 棉花收获:当棉铃开裂率达到70%左右时即可采收,注意避免机械损伤。
- 饲料作物收获:根据不同种类作物的特点确定最佳收获期,确保品质不受影响。
- 储藏条件:对于收获后的农产品要采取适当的储藏措施,防止霉变和虫害侵袭。
通过上述内容可以看出,《棉田多元种植模式技术规程 第3部分:棉饲两熟》为实现高效、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提供了科学指导。它不仅有助于提升农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还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