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山西省内公园分级管护的要求、管理措施及评价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山西省范围内各类城市公园的分级管护工作。
Title:Requirements for Graded Management and Maintenance of Parks in Shanxi Province
中国标准分类号:P55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410T 144—2024《公园分级管护要求》是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公园的分级管理与维护工作,确保公园的功能和环境质量。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总则
本标准适用于山西省行政区域内各类公园的分级管护工作。公园被划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三个等级,不同等级的公园在设施配置、管理要求等方面存在差异。这一定级有助于合理分配资源,提高公园管理效率。
设施配置
对于一级公园,要求设置完善的基础设施,包括但不限于无障碍通道、公共厕所、休息座椅等。这些设施不仅满足游客的基本需求,还体现了对特殊人群的关注。例如,无障碍通道的设计应考虑到轮椅使用者的需求,宽度不得小于1.2米,并且坡度不宜超过1:12。
管理要求
一级公园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包括日常巡查制度、维修保养制度以及应急预案等。管理人员应当定期检查公园内的设施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安全隐患。此外,在节假日或大型活动期间,还需制定相应的安全保障措施,以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生态保护
无论哪个级别的公园都必须重视生态保护工作。禁止在公园内乱砍滥伐树木,不得随意改变原有地形地貌。对于已经受到破坏的区域,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如植树造林、恢复植被等。同时,加强宣传教育力度,增强公众环保意识,共同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
安全保障
公园内应配备足够的安全设备,如灭火器、急救箱等,并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工作人员需接受专业培训,掌握基本的应急处理技能。此外,还应对公园周边的道路交通情况进行监控,必要时可设置限速标志或其他警示标识,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几率。
以上内容仅为部分重点条文解读,具体条款请参照DB1410T 144—2024《公园分级管护要求》全文。通过严格执行这一标准,可以有效提升我省公园的整体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为广大市民提供更加舒适、安全的休闲娱乐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