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海洋牧场增殖放流中海参类的苗种质量要求、放流海域选择、放流时间、放流方式、标志与跟踪监测及效果评估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海南省内海洋牧场中海参类的增殖放流活动及相关管理工作。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Stock Enhancement in Marine Ranching - Part 6: Sea Cucumber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6/T 657.6-2024海洋牧场增殖放流技术规范 第6部分:海参类》对海参类的增殖放流进行了系统规范,以下为重要条文解读:
在亲参选择上,要求亲参体长应大于15厘米,体重不低于300克。这确保了亲参具有良好的繁殖能力,能够提高幼体的存活率。
在饵料投喂方面,规定日投喂量为参池中海参总重量的5%-8%。此标准既能满足海参生长需求,又避免过量投喂造成水质污染。
关于放流规格,标准指出苗种规格应达到每千克30头以内。这样的规格有利于苗种适应海洋环境,提高成活率。
在放流时间上,建议春季和秋季进行,具体时间为每年的3月至5月或9月至11月。这两个时间段水温适宜,适合海参的生长发育。
对于放流密度,标准提出每公顷放流数量不超过3万头。这样可以保证海参有足够的生存空间,减少相互竞争。
在运输过程中,要求使用带水充氧运输,运输时间控制在10小时以内。此措施能有效保持苗种活力,降低死亡率。
通过以上条文的严格执行,可以有效提升海参类增殖放流的效果,促进海洋牧场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