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公共建筑中电梯的性能要求、选型原则及配置规范。本文件适用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内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公共建筑电梯的设计、安装和验收。
Title:Public Building Elevator Performance and Selection Configuration Requirements
中国标准分类号:P61
国际标准分类号:91.140.7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公共建筑电梯性能与选型配置要求解读
DB45/T 2872—2024标准对公共建筑电梯的性能和选型配置提出了明确要求。以下是几个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一、电梯额定速度与载重量
标准规定:乘客电梯额定速度不应低于1.75m/s,载重量不应低于800kg;货梯额定速度不应低于1.0m/s,载重量不应低于1000kg。
解读:这一要求确保了电梯能够满足人流密集场所的快速通行需求,同时也兼顾了货物运输的功能性。较高的额定速度可以缩短乘客等待时间,提高通行效率。
二、电梯数量配置
标准指出:每台电梯服务人数应不超过350人,且电梯总数不得少于两台。
解读:合理配置电梯数量是保障公共建筑内人员安全疏散的重要措施。过多的电梯会增加建设和维护成本,过少则会导致拥堵现象发生。此规定在安全性与经济性之间找到了平衡点。
三、无障碍设施
标准强调:所有公共建筑均需设置无障碍电梯,并配备语音播报系统及盲文按钮。
解读:这体现了对特殊群体的关注,使残障人士也能方便地使用电梯。语音播报系统可以帮助视力障碍者了解当前楼层信息,盲文按钮则便于触觉识别操作。
四、节能环保要求
标准提出:电梯应采用变频调速技术,优先选用永磁同步电机;同时要求电梯整机能效等级不低于GB 37480中规定的3级。
解读:推广节能技术的应用不仅有利于降低能耗成本,还有助于减少碳排放量,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永磁同步电机相比传统异步电机具有更高的效率和更低的噪音水平。
五、应急救援装置
标准明确:电梯须安装紧急呼叫装置,并保证通讯畅通;还需配置备用电源以应对突发断电情况。
解读:当发生故障时,及时有效的救援措施至关重要。紧急呼叫装置能让被困人员迅速获得外界帮助,而备用电源则可维持基本运行直至专业维修人员到场处理。
以上只是部分核心内容的解析,实际应用过程中还需结合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考量。通过遵循该标准,公共建筑可以更好地提升其电梯系统的整体性能和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