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泰优950制种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条件、父母本播差期安排、大田准备、播种与秧田管理、父母本移栽、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去杂去劣、种子收获及质量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泰优950水稻品种的制种生产过程。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eed Production of Taiyou 950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T 2089—2024 泰优950制种生产技术规程》是江苏省发布的关于泰优950水稻品种制种的一项地方标准。这项标准从亲本繁殖、大田制种、种子收获到质量控制等方面对泰优950的制种生产进行了全面规范,以确保种子质量和产量。
在亲本繁殖部分,标准强调了亲本种子的质量要求。规定亲本种子必须达到国家一级良种标准,并且要求在适宜的生态条件下进行繁殖。繁殖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隔离区设置,防止外来花粉污染,确保亲本纯度。此外,还要求做好田间观察记载工作,及时发现并处理病虫害问题。
对于大田制种环节,标准提出了具体的播种时间和密度要求。根据当地气候条件确定最佳播种期,合理安排父母本播差期,以保证花期相遇。种植密度方面,则需依据土壤肥力水平调整株行距,促进植株健康生长。同时,要加强水肥管理,特别是在抽穗扬花期要保持田间适度湿润,满足水稻正常发育需求。
在种子收获阶段,标准指出当母本植株大部分谷粒变黄时即可开始收获。收获前应对田块进行全面检查,剔除杂株杂穗,减少杂质混入。采用联合收割机作业时应适当降低转速,避免损伤稻谷。收获后的种子应及时晾晒或烘干至安全含水量以下,防止霉变。
另外,标准还特别强调了质量检测的重要性。要求每批次种子都要经过严格的室内检验和田间检验,包括净度、发芽率、水分等指标的测定。只有符合国家标准GB/T 4404.1规定的各项指标才能作为合格种子出售。同时鼓励企业建立完善的追溯体系,记录整个生产过程中的关键信息,便于后续的质量追踪。
总之,《DB32/T 2089—2024 泰优950制种生产技术规程》为提高该品种制种水平提供了科学指导。通过严格执行这些技术规范,可以有效提升种子质量和产量,保障农业生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