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岫粳28号、岫粳29号水稻品种的生产技术要求,包括种植环境、种子处理、播种育秧、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收获储存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岫粳28号、岫粳29号在云南省范围内的种植与生产管理。
Title:Produc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Xiujing 28 and Xiujing 29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305T 174-2024 岫粳28号、岫粳29号生产技术规程》是由云南省保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发布的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岫粳28号和岫粳29号水稻品种的种植技术。以下将对标准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范围
该标准规定了岫粳28号和岫粳29号在保山市范围内种植的技术要求。适用于海拔1200米至1600米之间的稻区。这一范围的设定是基于这两个品种的最佳生长环境条件,确保其产量和品质达到最优。
二、播种育秧
标准指出,播种期应在每年的3月中旬至4月上旬之间。采用湿润育秧方式,每平方米播量为200克至250克。培育壮苗的标准为秧龄控制在35天左右,苗高15厘米至20厘米,具有4叶1心至5叶1心的状态。这样的播种时间和管理措施能够保证秧苗健壮,提高移栽后的成活率。
三、田间管理
在插秧时,行距保持在20厘米至25厘米,株距保持在15厘米至20厘米,每穴栽植2株至3株。施肥方面,底肥应施用有机肥1500公斤至2000公斤/公顷,并配合使用氮磷钾复合肥300公斤/公顷。追肥则需根据水稻生长情况分次施用,通常在分蘖期和拔节孕穗期各施一次。水分管理上,要保持浅水层灌溉,特别是在分蘖盛期和抽穗开花期,确保土壤湿润但不过度积水。
四、病虫害防治
标准强调了病虫害综合防治的重要性。对于常见的稻瘟病、纹枯病等病害,建议采用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方法。具体措施包括选用抗病品种、合理轮作倒茬、及时清除田间杂草等。当病害发生初期,可选用适宜的杀菌剂进行喷雾防治。对于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害虫,则需要密切监测虫情动态,在达到防治指标时及时采取生物或化学手段进行控制。
五、收获与储藏
当水稻达到九成熟时即可开始收割。收获后应及时晾晒或烘干至含水量低于13%,然后入库储存。储藏期间要注意防潮防霉,定期检查粮食品质变化情况。
以上是对《DB5305T 174-2024 岫粳28号、岫粳29号生产技术规程》中部分关键条款的具体分析,希望能帮助相关人员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该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