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安徽省既有坑道式、地道式人防工程的分类鉴定方法、技术要求及评价指标。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范围内既有坑道式、地道式人防工程的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鉴定评估。
Title:Classification and Appraisal Standard for Existing Pit-type and Tunnel-type Civil Air Defense Projects - Part 1: Pit-type and Tunnel-type Project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3
国际标准分类号:91.1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1476.1-2024 既有人民防空工程分类鉴定标准 第1部分:坑道式、地道式人防工程》是由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发布的,旨在规范坑道式和地道式人民防空工程的分类鉴定工作。该标准适用于安徽省行政区域内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坑道式、地道式人民防空工程的分类鉴定。
标准的重要内容解读
# 一、适用范围
本标准明确规定了适用的对象为安徽省内所有已经投入使用且属于坑道式或地道式的人民防空工程。这一定义确保了标准在特定地理区域内的适用性和针对性。
# 二、术语和定义
标准中对“坑道式人防工程”和“地道式人防工程”的概念进行了明确界定。例如,“坑道式人防工程”是指通过开挖地面后构筑而成的具有防护功能的空间结构;而“地道式人防工程”则是指完全位于地下的通道型防护设施。这些定义为后续的技术操作提供了基础依据。
# 三、分类原则与方法
根据工程的功能用途、规模大小以及技术状态等因素,将人防工程分为不同的类别。分类时不仅要考虑当前的实际状况,还要结合历史资料进行全面分析。这种方法有助于更准确地评估各个工程的具体情况,并据此制定相应的维护计划。
# 四、鉴定程序
整个鉴定过程包括初步调查、现场检测、数据分析等多个环节。每个步骤都有严格的操作规程和技术要求,以保证最终得出的结果客观公正。此外,在整个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保护好工程本身不受损害。
# 五、安全评估
对于每一类别的工程都要进行安全性评价,主要包括结构稳定性、防水性能等方面的内容。只有当各项指标均达到规定标准后才能继续使用;否则必须采取加固措施直至符合要求为止。
# 六、维护保养建议
基于不同类别工程的特点提出相应的日常管理和定期检修方案。比如加强通风换气系统的维护、定期检查墙体裂缝等措施都是非常重要的预防性工作,可以有效延长使用寿命并降低事故风险。
总之,《DB34/T 1476.1-2024》为我们提供了一套科学合理的框架来处理现存问题,并指导未来建设发展方向。它不仅促进了相关领域的技术进步,也为保障公共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