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检验检测机构监控结果有效性的基本原则、方法选择、实施步骤及记录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内各类检验检测机构对结果有效性的监控活动。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Monitor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Test and Calibration Results
中国标准分类号:A46
国际标准分类号:07.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4876-2024《检验检测机构监控结果有效性技术规范》为安徽省地方标准,于2024年实施。该标准对检验检测机构如何确保其检测结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提供了具体的技术指导。以下将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提供第三方检验检测服务的机构,包括但不限于食品、环境、建筑工程等领域的检验检测活动。明确了标准的应用领域,有助于检验检测机构明确自身是否需要遵循此标准。
二、术语和定义
1. 监控结果有效性:指通过一系列技术和管理措施,持续验证检验检测过程及其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质量控制:为达到预定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强调了质量控制在保证检测结果有效性中的核心地位。
三、管理体系要求
1. 组织结构与职责: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清晰的组织架构,并明确规定各岗位职责。管理层需负责制定质量方针、目标及政策,确保资源充足以支持质量管理体系运行。
2. 文件控制:所有与质量相关的文件均应受控管理,包括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标准方法等。任何更改都必须经过审批并及时更新相关记录。
四、技术能力要求
1. 人员资格:从事检验检测工作的人员应当具备相应专业背景知识和技术技能。定期参加培训和考核,保持专业知识更新。
2. 设备设施:配备符合要求且经过校准或检定合格的仪器设备。维护保养良好,确保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3. 方法选择:优先采用国际、国家或行业标准方法。当无上述标准时,可选用经确认的方法,并形成书面文件存档备查。
五、样品采集与处理
1. 样品标识:从接收至处置整个过程中应对每个样品给予唯一性标识,防止混淆。
2. 样品保存:根据不同类型样品特性采取适当的保存条件(如温度、湿度),避免因不当保存而导致数据失真。
六、数据分析与评价
1. 数据审核:对原始数据进行复核检查,确保计算正确无误。
2. 结果评估:结合历史数据趋势分析当前批次结果合理性,发现异常应及时查明原因并采取纠正措施。
七、外部比对与内部质控
1. 外部比对:定期参与实验室间比对计划,获取客观反馈信息用于改进自身技术水平。
2. 内部质控:实施平行样测试、加标回收率测定等活动,建立稳定的内部质量控制体系。
八、不符合项处理
对于发现的不符合项,应立即停止使用相关结果,同时启动调查程序找出根本原因,并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防止再次发生。整改完成后还需重新验证直至符合要求为止。
九、持续改进
鼓励机构不断探索新技术新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同时也要关注客户意见建议,积极回应诉求提升满意度。
以上是针对DB34/T 4876-2024《检验检测机构监控结果有效性技术规范》中关键条款所做的深入解析。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标准,在实际工作中有效保障检验检测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