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学校食堂有害生物防治的基本要求、防治措施、监测与评估、记录与档案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内各类学校食堂的有害生物防治管理工作。
Title: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for Pest Control in School Canteens
中国标准分类号:C04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4867-2024《学校食堂有害生物防治管理规范》是一项专门针对学校食堂环境下的有害生物防治制定的技术标准。该标准从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角度出发,对学校食堂有害生物的防治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以下将选取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术语和定义
标准中明确了“有害生物”是指可能对食品卫生安全造成威胁或损害人体健康的鼠类、昆虫等生物。这一定义为后续的防治措施提供了基础依据,确保所有参与人员能够统一认识,避免因理解偏差导致防控不到位。
防治原则
1. 预防为主:强调通过改善食堂环境卫生条件来减少有害生物滋生的机会。例如,保持操作间清洁干燥,及时清理食物残渣,防止积水等。
2. 综合治理:结合物理方法(如设置防鼠网)、化学手段(合理使用杀虫剂)以及生物技术等多种方式综合施策,形成全方位防护体系。
3. 持续改进:定期评估现有措施的有效性,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优化方案。
具体要求
# 环境控制
- 布局设计:要求食堂建筑结构应有利于防虫防鼠,比如门窗缝隙小于6毫米,下水道出口安装金属隔栅等。
- 废弃物处理:规定所有垃圾需存放在带盖容器内,并每日清理出场,避免成为害虫繁殖场所。
- 水源管理:禁止直接向地面泼洒清洗用水,防止形成积水。
# 检测与监控
- 应建立定期巡查制度,由专人负责检查食堂内外是否存在有害生物活动迹象。
- 发现问题后应及时采取行动,必要时可邀请专业机构协助处理。
# 化学品使用
- 使用任何杀虫剂前必须经过批准,并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
- 不得在食品加工区域内喷洒药物;
- 剩余药剂须妥善保管,远离食品原料存放区。
# 培训教育
- 对全体员工开展相关知识培训,提高大家对于有害生物危害的认识及应对能力;
- 新入职员工上岗前也需接受相应培训。
以上内容只是标准的一部分精华部分,全面实施本规范有助于创建一个更加安全卫生的学习用餐环境,保障师生健康权益。希望各学校食堂管理者能够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共同维护良好的校园生活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