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维护的总体要求、管理职责、供水设施维护、水质安全管理、应急处理及档案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内农村集中供水工程的运行维护管理。
Title:Regulations for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Rural Water Supply Project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3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4840-2024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维护规程》是安徽省发布的关于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维护的技术规范。该标准对农村供水工程的运行维护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以确保供水安全和系统稳定运行。
重点条文解读如下:
一、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安徽省行政区域内日供水规模在500吨及以上的集中式农村供水工程的运行维护管理。这一规定明确了标准的适用对象,为日供水规模较小的工程提供了参考依据。
二、运行维护机构与职责
农村供水工程应设立专门的运行维护机构或明确责任主体,负责日常巡查、维修养护、水质检测等工作。运行维护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持证上岗。这强调了专业化管理和人员资质的重要性。
三、设施设备维护
1. 水源保护:定期检查水源保护区标志设置情况,禁止在保护区内从事可能污染水源的活动。
2. 净水设施:定期清洗过滤池、沉淀池等设施,保持设备完好无损。
3. 输配水管网:巡检输水管道,及时发现并处理漏水、腐蚀等问题。
四、水质保障措施
1. 定期检测: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定期开展水质检测,包括常规指标和特定污染物项目。
2. 应急预案:制定突发性水质污染事故应急预案,配备必要的应急物资。
五、安全管理
1. 防汛抗旱:建立防汛抗旱工作机制,确保极端天气条件下供水安全。
2. 防冻保温:冬季来临前应对暴露在外的管道采取防冻措施。
六、档案管理
建立健全运行维护档案管理制度,记录设备检修、故障排除、水质监测等相关信息,便于追溯查询。
以上内容体现了DB34/T 4840-2024标准的核心理念,即通过科学合理的运行维护手段,保障农村居民获得安全可靠的饮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