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肉用乳鸽饲养管理的技术要求,包括场地选择、种鸽引进、饲料与营养、日常管理、卫生防疫及废弃物处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肉用乳鸽的规模化养殖及其相关经营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Management of Meat Pigeon Breed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540-2024《肉用乳鸽饲养管理技术规程》是由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旨在规范肉用乳鸽的饲养管理过程,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1. 环境条件
标准要求养殖场地应选择在地势较高、排水良好、远离污染源的地方。这不仅有助于保持良好的卫生状况,还能有效防止疾病传播。同时,对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因素也提出了具体要求,比如雏鸽阶段适宜的温度为33℃-35℃,随着日龄增长逐渐降低至室温。
2. 饲料与饮水
饲料的选择至关重要,标准强调要提供营养均衡的日粮,包括谷物类、豆粕类以及维生素矿物质预混料等。此外,还规定了不同生长阶段的喂养量和频率。对于饮水,则要求水质清洁无污染,并定期更换水槽中的水以保证新鲜度。
3. 饲养密度
合理控制饲养密度可以避免因空间不足导致的争斗或疾病发生。根据标准建议,在育雏期每平方米不超过60只,在育肥期则减少到每平方米40只左右。这样既能确保每只乳鸽都有足够的活动空间,也有利于通风换气。
4. 疫病防控
健康管理是肉用乳鸽养殖成功的关键环节之一。标准特别指出需要建立完善的免疫程序,按照当地实际情况接种疫苗。同时还要注意日常消毒工作,定期检查鸡舍内外环境卫生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
5. 记录保存
为了便于追溯管理和持续改进,所有与生产相关的活动都必须做好详细记录。这包括但不限于进苗时间、批次信息、用药详情、销售去向等内容。这些资料至少要保存两年以上,以便必要时查阅参考。
6. 屠宰加工
当乳鸽达到指定体重后即可安排屠宰。标准对整个屠宰流程进行了严格的规定,从宰前静养、致昏、放血直至胴体整理各个环节都做出了明确指示,力求最大限度地保留产品品质并减少损耗。
通过遵循上述各项准则,养殖户能够更好地掌控肉用乳鸽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从而实现高效稳定的生产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