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大豆大垄密植技术的术语和定义、选地与整地、品种选择、播种、施肥、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及收获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黑龙江省大豆大垄密植栽培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oybean Wide Ridge Dense Plant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311T 076—2024大豆大垄密植技术规程》是一部关于大豆种植的技术规范,旨在通过科学的栽培方式提高大豆产量和品质。以下选取部分关键条款进行深度解读。
一、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黑龙江省东部地区的大豆生产。该区域具有独特的气候条件,适合采用大垄密植技术,因此此规定明确了适用的地理范围,为后续操作提供了地域依据。
二、术语和定义
1. 大垄密植:指在宽垄上种植密度较高的大豆品种。这种模式可以有效利用土地资源,增加单位面积内的植株数量。
2. 垄距:相邻两行之间的距离。本标准要求垄距保持在70cm左右,这样既能保证通风透光,又有利于机械化作业。
三、品种选择
应选用抗病性强、适应性广且高产优质的品种。例如,“黑河43”等优良品种因其良好的抗逆性和稳产性能被推荐使用。选择合适的品种是获得高产的前提条件。
四、整地与施肥
1. 整地时要确保土壤疏松平整,避免积水现象发生。
2. 基肥施用量需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一般每公顷施用腐熟有机肥30吨以上,并配合施加适量氮磷钾复合肥。
3. 追肥应在开花期至鼓粒初期进行,以促进籽粒饱满度。
五、播种
1. 播种时间为当地气温稳定回升至5℃以上时开始,通常在4月下旬至5月初之间。
2. 每穴播种量控制在3-5粒之间,覆土厚度约3-5厘米。
3. 使用精量播种机具可实现精准播种,减少种子浪费。
六、田间管理
1. 出苗后要及时查苗补苗,确保全苗。
2. 定期检查植株生长状况,发现病虫害及时采取措施防治。
3. 在干旱情况下应及时灌溉,但要注意不要过量以免造成涝灾。
七、收获
当大豆叶片全部脱落、豆荚变黄时即可适时收获。采用联合收割机进行机械化收获能够提高效率并降低损失率。
以上内容是对《DB2311T 076—2024大豆大垄密植技术规程》中部分内容的重点解析,希望对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