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白鲜皮中药材的采收时间、采收方法、初加工工艺及质量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白鲜皮中药材的采收与初加工过程。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Harvesting and Primary Processing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 Part 1: Dictamnus dasycarpu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T 3663.1—2024《中药材采收与初加工技术规程 第1部分:白鲜皮》是由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关于白鲜皮采收和初加工的技术规范。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采收期规定
标准指出,白鲜皮的最佳采收时间为每年的春季或秋季。具体来说,在春季,当植物开始萌芽时;在秋季,当植物地上部分枯萎时进行采收最为适宜。这一时间的选择是基于白鲜皮有效成分含量较高且植株生长状况最佳的时间段,确保了药材的质量。
采收方法
采收时要求使用手工工具,避免对根部造成损伤。同时,应保留足够的植株用于后续生长繁殖。对于野生资源,还需注意保护生态环境,合理控制采收量,防止过度开发导致资源枯竭。
初加工步骤
1. 清洗:将采收回来的新鲜白鲜皮置于清水中彻底清洗干净,去除泥土和其他杂质。
2. 剥皮:采用专用工具小心地从根部开始剥取白鲜皮,注意保持皮层完整无损。
3. 晾晒:剥下的白鲜皮需平铺于通风良好的地方自然晾干,期间要定期翻动以保证干燥均匀。
4. 整理:晾干后的白鲜皮需要剔除不合格的部分(如破损、霉变等),并按照大小规格分类存放。
质量要求
成品白鲜皮应具备以下特征:
- 颜色呈棕黄色至灰褐色;
- 表面光滑,质地坚韧;
- 气味清香,无异味;
- 含水量不得超过12%。
此外,标准还强调了生产过程中的卫生管理措施,比如工作人员需穿戴清洁的工作服帽,操作区域保持整洁等,以此来保障最终产品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以上就是根据DB15/T 3663.1—2024标准中有关白鲜皮采收与初加工部分内容所做的简要分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