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互花米草高分辨率卫星遥感监测的技术要求、数据处理方法、信息提取流程及成果质量控制。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内互花米草分布区域的遥感监测及相关生态环境评估工作。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High-Resolution Satellite Remote Sensing Monitoring of Spartina alterniflora
中国标准分类号:Z5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T 4747—2024《互花米草高分辨率卫星遥感监测技术规范》是一项专门用于指导互花米草监测的技术标准。这项标准对于保护生态环境、控制互花米草的扩散具有重要意义。以下将对其中一些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术语和定义部分,标准明确了互花米草、高分辨率卫星影像等核心概念。例如,“互花米草”被定义为一种入侵性较强的植物,而“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则指空间分辨率优于1米的卫星图像。这部分内容为后续工作的开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其次,在数据获取与预处理章节中,规定了从影像选择到预处理的具体流程。要求优先选用云量低于10%的影像,并且强调了几何校正的重要性,确保最终产品在地理坐标系统中的准确性。此外还提到需要去除噪声点以及大气校正,以提高数据质量。
接着是信息提取方法这一部分,介绍了基于监督分类的方法来识别互花米草分布区域。这里特别指出训练样本的选择应当具有代表性,并且数量足够多才能保证分类结果可靠。同时建议采用支持向量机(SVM)或随机森林(RF)算法来进行分类操作。
最后,在成果表达与验证环节里,提出了详细的成果形式要求。包括但不限于制作专题图件、编写技术报告等。并且明确指出每幅图上都必须标注比例尺、北方向标识等内容。另外还要求通过野外调查的方式对提取出来的结果进行抽样检查,计算总体精度和Kappa系数来评估模型性能。
以上就是关于DB37/T 4747—2024《互花米草高分辨率卫星遥感监测技术规范》中几个重要条款的具体分析。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