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映山红播种育苗的术语和定义、圃地选择与准备、种子采集与处理、播种技术、苗期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内映山红的播种育苗生产及相关活动。
Title:Rhododendron simsii Seedling Cultiv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5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11T 151-2024 映山红播种育苗技术规程》是由山东省日照市制定的地方标准,旨在规范映山红的播种育苗过程,确保苗木质量,提高成活率。以下选取了几个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苗圃地选择与准备
标准中规定,苗圃地应选择在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土壤肥沃且pH值适中的地方。具体要求如下:
- 地形条件:苗圃地宜选择坡度不超过5°的平地或缓坡地,以利于灌溉和排水。
- 土壤条件:土壤有机质含量不低于2%,pH值保持在6.0至7.5之间,这样的土壤环境有利于映山红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
- 前茬作物:前茬作物不得为茄科植物,避免病虫害交叉感染。
种子处理
种子处理是保证播种成功的重要环节。标准指出:
- 种子筛选:选用籽粒饱满、无病虫害的种子,剔除杂质和破损种子。
- 消毒处理:使用0.5%高锰酸钾溶液浸泡种子30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以杀灭表面附着的病原菌。
- 催芽处理:将经过消毒的种子置于25℃恒温箱内催芽,每天喷洒清水保持湿润,直至有少量种子露白即可播种。
播种方法
播种方法直接影响到出苗率和幼苗质量,标准对播种方式做了明确规定:
- 播种时间:最佳播种时间为春季3月中旬至4月上旬或秋季9月中旬至10月上旬。
- 播种密度:每平方米播种量控制在100克左右,行距保持在20厘米,株距10厘米,这样可以保证幼苗有足够的生长空间。
- 覆土厚度:播种后覆盖细土约1厘米厚,并轻轻压实,确保种子与土壤充分接触。
幼苗管理
幼苗期是映山红生长的关键阶段,标准提出了具体的管理措施:
- 水分管理: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湿,避免积水导致根系腐烂。特别是在干旱季节,需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度在60%-70%之间。
- 光照管理:幼苗初期需要适当遮阴,随着植株长大逐渐减少遮阴时间,最终达到全日照状态。
- 施肥管理:幼苗长出2-3片真叶时开始追肥,初期以氮肥为主,促进叶片生长;后期增加磷钾肥比例,增强抗逆性。
通过遵循以上技术规程,可以有效提高映山红的播种育苗成功率,培育出健康优质的苗木,为园林绿化提供优良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