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喷气涡流纺腈纶莱赛尔纤维混纺本色纱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喷气涡流纺工艺生产的腈纶与莱赛尔纤维混纺本色纱的品质评定。
Title:JET VORTEX SPUN POLYACRYLONITRILE/LYOCELL BLEND GREY YARN
中国标准分类号:W12
国际标准分类号:59.08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纺织行业标准体系中,TCCTA 30515-2025《喷气涡流纺腈纶莱赛尔纤维混纺本色纱》作为一项重要的行业标准,对产品质量控制、生产工艺规范以及市场流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将聚焦于该标准与旧版标准之间的一个关键差异点——纤维成分的检测方法变化,并深入解读其技术背景与实际应用影响。
旧版标准(如TCCTA 30515-2018)在纤维成分检测方面主要依赖于化学溶解法,即通过特定溶剂将混纺产品中的不同纤维组分分别溶解,再通过称重计算比例。这种方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基本的成分分析需求,但在面对复杂混纺材料时,存在操作繁琐、溶剂消耗大、对环境和操作人员健康有潜在风险等问题。
而TCCTA 30515-2025在这一部分进行了显著调整,引入了红外光谱法(FTIR)作为补充或替代检测手段。红外光谱法基于不同纤维在特定波长下的吸收特性进行识别与定量分析,具有无损、快速、环保等优势。新标准特别强调了该方法在检测腈纶与莱赛尔纤维混纺产品中的适用性,并给出了相应的操作流程和技术参数。
这一变化不仅反映了检测技术的进步,也体现了行业对环保与高效生产的重视。对于生产企业而言,采用红外光谱法可以提升检测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减少对有害溶剂的依赖,符合绿色制造的发展方向。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企业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红外光谱仪的校准与维护必须严格按照标准要求执行,以确保数据准确性;二是需结合传统化学法进行交叉验证,特别是在首次引入该方法时,以建立可靠的数据参考体系;三是应加强对检测人员的技术培训,确保其熟练掌握新方法的操作流程与数据分析技巧。
综上所述,TCCTA 30515-2025在纤维成分检测方法上的更新,不仅是技术层面的一次升级,更是行业向精细化、环保化发展的体现。企业应积极适应标准变化,提升自身检测能力,以更好地应对市场对高品质纺织品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