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苜蓿越冬等级的评定方法、指标体系及评定流程。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内苜蓿种植区域的越冬性能评估及相关研究工作。
Title:Evaluation Specification for Alfalfa Winter Survival Rat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T 3633—2024《苜蓿越冬等级评定规范》是内蒙古自治区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科学评估苜蓿草在越冬期间的抗寒能力。以下将选取部分关键条款进行深入解析。
首先,在术语和定义部分中明确了“越冬率”的概念为:在冬季结束后,存活植株数量占种植总株数的比例。这一指标直接反映了品种的越冬性能,对于指导生产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在评价方法上规定了采用田间调查的方式,即在每年春季返青后对试验区域内的植株进行全面检查。具体要求包括每个小区随机选取至少5个样点,每点计数不少于100株,并记录死苗情况。此过程强调了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和代表性。
再者,关于分级标准设定如下:当越冬率达到90%以上时定为一级;80%-89%之间为二级;70%-79%归为三级;低于70%则判定为四级。这种分级体系便于使用者直观判断不同等级所对应的适应性差异,从而合理选择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品种。
此外,还特别指出如果遇到极端天气导致损失超出正常范围,则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调整评价结果,并及时向主管部门报告。这体现了标准灵活性与严谨性的统一。
最后,在应用建议方面鼓励各地区根据自身特点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定期更新相关资料,以提高预测精度和服务水平。同时提醒农户注意加强田间管理措施,如适时灌溉、覆盖保温材料等,以增强植株抵御低温胁迫的能力。
综上所述,《苜蓿越冬等级评定规范》不仅提供了具体的量化标准,而且涵盖了从理论到实践的全过程指导,有助于促进内蒙古地区苜蓿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