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金莲花工厂化育苗的术语和定义、环境条件、基质与容器选择、种子处理、播种、苗期管理、病虫害防治及出圃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金莲花工厂化育苗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Factory-based Seedling Cultivation of Copti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金莲花工厂化育苗技术规程》(DB15/T 3636—2024)是内蒙古自治区发布的关于金莲花育苗的技术规范。该标准对金莲花的工厂化育苗过程进行了系统的规定,包括种质资源管理、育苗设施要求、育苗基质配制、播种与催芽、苗期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等内容。
一、种质资源管理
标准指出,选择优良品种是保证金莲花品质和产量的基础。在种质资源管理中,应建立完善的种质资源库,定期更新种质信息,并对种质材料进行保存和鉴定。此外,还需制定严格的种质引进和淘汰制度,确保种质资源的质量。
二、育苗设施要求
育苗设施需具备良好的光照、温度、湿度控制能力。标准建议采用现代化温室或智能温室作为育苗场所,配备自动灌溉系统、遮阳系统和加温设备。同时,要保证育苗环境清洁卫生,定期消毒,防止病原菌滋生。
三、育苗基质配制
基质的选择直接影响到金莲花幼苗的生长状况。标准推荐使用腐殖土、珍珠岩、蛭石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基质。这种基质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保水性,能够满足金莲花幼苗生长的需求。在配制过程中,还要注意调节pH值至适宜范围,并加入适量有机肥以提供养分。
四、播种与催芽
播种前应对种子进行预处理,如浸泡、消毒等。标准规定,金莲花种子应在20-25℃条件下进行催芽,时间为7-10天。催芽期间要注意保持基质湿润,避免积水导致种子腐烂。当种子露白后即可进行播种,播种深度一般为种子直径的2-3倍。
五、苗期管理
苗期管理是育苗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标准强调,要根据金莲花幼苗的生长情况及时调整光照、温度和湿度条件。在幼苗出土后,要适当降低温度,促进根系发育。同时,要合理安排浇水次数和量,防止过湿或过干。另外,在幼苗长出2-3片真叶时可以开始追肥,初期以氮肥为主,后期逐渐增加磷钾肥的比例。
六、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是影响金莲花幼苗健康的重要因素。标准提出,要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通过加强田间管理和选用抗病品种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一旦发现病虫害迹象,应及时采取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进行防治。值得注意的是,在使用农药时必须遵守国家相关规定,确保产品安全无污染。
总之,《金莲花工厂化育苗技术规程》(DB15/T 3636—2024)为金莲花的工厂化育苗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遵循这一标准,不仅可以提高金莲花幼苗的质量和成活率,还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