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土壤整段剖面标本采制的基本原则、采样准备、采样方法、标本制作与保存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土壤资源调查、环境监测及科研教学中土壤整段剖面标本的采集与制备。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ampling and Preparation of Soil Monolith Profile Specime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3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8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1/T 2687-2024《土壤整段剖面标本采制技术规程》是河南省地方标准,规定了土壤整段剖面标本的野外采集、运输、室内制备和保存的技术要求。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野外采样
- 采样点选择: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块,确保土壤类型、地形地貌、植被覆盖等条件一致。这一要求是为了保证所采集的样品能够准确反映整个区域的土壤特性。
- 采样工具与方法:使用适当的挖掘工具(如铲子或挖土机),按照标准规定的深度和宽度进行挖掘,以获取完整的土壤剖面。正确的工具选择和操作方法可以避免对土壤结构造成不必要的破坏。
2. 样品运输
- 包装材料:运输过程中需使用防震、防水且不会污染土壤的包装材料。这一步骤对于保护样品在运输过程中的完整性至关重要。
- 标识与记录:每个样品都必须有清晰的标识,并附带详细的采样信息记录表。包括但不限于采样地点、日期、天气状况等信息,以便后续分析时参考。
3. 室内制备
- 干燥处理:将新鲜土壤置于通风良好但不直射阳光的地方自然晾干,或者采用低温烘干设备加速干燥过程。注意控制温度不超过50°C,以免影响土壤性质。
- 分层处理:根据土壤层次的不同特点分别处理,比如去除石块、植物残体等杂质,并保持各层间的连续性。这样可以更精确地研究不同层次之间的差异性。
4. 保存管理
- 长期保存环境:将制备好的标本存放在恒温恒湿条件下,避免光照直射及虫害侵袭。适宜的存储环境有助于延长标本使用寿命。
- 数字化管理:建立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录入所有相关信息,便于查询与共享资源。通过这种方式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也促进了资源共享利用。
以上内容基于DB41/T 2687-2024标准中的关键环节进行了深入剖析,旨在帮助相关人员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该标准,从而提高土壤整段剖面标本的质量与价值。